国家外汇局综合司司长刘薇分析指出,“热钱”在中国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隐蔽性,二是复杂性,三是分散性。但“热钱”也并不是无迹可循,只要抓住“热钱”的运作规律,不难发现线索,剥下其伪装。
本报北京1月10日讯 记者牛娟娟报道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司长刘薇就有关“热钱”问题接受了媒体采访。
刘薇表示,2010年以来,国际经济持续缓慢复苏,国内经济保持良好运行态势,中国的外汇净流入压力有所加大。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主要发达国家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一步推高全球流动性,新兴市场国家因此普遍面临汇率升值和资本冲击压力。二是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良好,吸引外资流入。三是受国内外宏观环境影响,境内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外汇结汇意愿增强,购汇意愿减弱。境内市场主体积极调整本外币资产负债结构,如企业大量借入美元贷款替代购汇,银行尽可能减少境外资金摆布而调回境内市场运用,也间接导致外汇净流入增加。此外,也不排除套利资金利用各种合法渠道或工具的渗透式流入。
对记者提出的“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加剧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和资金流入压力,中国的银行结售汇飙升是否可作为‘热钱’涌入的标志”问题,刘薇指出,大规模外汇净流入不等于大规模外汇流入,一般是以银行结售汇差额来衡量外汇跨境流动情况。外汇净流入即结售汇顺差的形成,既可能是结汇增加,也可能是售汇减少,或者是两者皆有。今年以来,中国的银行结售汇顺差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市场主体购汇意愿减弱,尽量以外汇融资或人民币方式对外支付,从而相应地减少了银行售汇。此外,资本流入不等于“热钱”。中国在不断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同时,仍存在部分资本管制,特别是有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抑制短期投机套利资本流入,不存在“热钱”流入的合法制度土壤。
刘薇还就“热钱”的基本定义和有关测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刘薇指出,要判断“热钱”的真实情况,最重要的还是要基于事实。在2010年开展的应对和打击“热钱”专项行动中,我们未发现“热钱”有组织、大规模跨境流入。总的来看,2010年以来中国跨境资本流入大多具有真实的贸易和投资背景,不排除有境外“热钱”流入套利,但这不是主流,不宜盲目高估和夸大“热钱”的规模。
刘薇还具体分析了“热钱”流入的渠道,并指出,在中国,“热钱”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隐蔽性,二是复杂性,三是分散性。但“热钱”也并不是无迹可循,只要抓住“热钱”的运作规律,不难发现线索,剥下其伪装。
刘薇表示,跨境资金大量流入,将给中国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如引发通货膨胀压力和资产价格泡沫,加大货币政策操作及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压力等。2010年以来,中国政府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抑制“热钱”流入,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加强部门协调,增强监管合力;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在谈到下一步外汇局还将采取什么措施打击“热钱”时,刘薇表示,对于防范和打击“热钱”,我们将继续坚持“两手抓”,在大力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同时,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测预警,采取措施抑制跨境资金套利活动,防范“热钱”大进大出产生破坏性作用,冲击境内资产价格,增大金融风险。首先,继续对“热钱”等违规资金流入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严把银行等重点环节,继续开展针对“热钱”流入的专项检查,加大外汇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地下钱庄”等外汇违法犯罪活动。其次,改进外汇监管方式,完善跨境资金流入管理。完善贸易外汇管理,改进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和资本金结汇管理,探索对结汇资金流向的后续核查和监管。完善银行短期外债管理,加强银行表外融资监管。
再次,推动境内资本市场开放和资本流出。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允许更多类型的机构从事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业务,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重点地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运用汇率、利率等价格机制进行合理引导,避免给“热钱”提供持续套利投机的空间,切实维护好涉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汇政策环境。记者 牛娟娟
参与互动(0) | 【编辑:曹文萱】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