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三大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率突破6.6

2011年01月14日 11:11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本周二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三天大幅升值,突破6.6,达到汇改以来最高点。昨天,中国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1美元对6.5997元人民币,较前一个交易日走高131个基点。

  -探因

  三大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目前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即美元指数变化、国际原油价格变化和其他临时性的政治因素。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走高三个交易日,但同期美元指数并没有明显贬值,甚至在中国贸易顺差低于预期、人民币升值预期弱化的情况下出现。

  鲁政委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强劲升值的三天中,不得不关注的背景是,国际原油价格再度冲到每桶90美元之上。在中国应对本轮国际经济危机刺激汽车消费之后,原油价格对国内通胀感受和预期的影响已明显高于以往。这意味着,在当前把稳定物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上的政策部署下,一旦原油站稳高位,以汇率抑制通胀的政策需求会不连续地显著增加。“此时,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负相关性可能会暂时有所弱化,而更多呈现出与原油价格的正相关。”鲁政委认为。

  此外,新一轮人民币升值加速的背景是,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1月18日至21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中美经贸关系、人民币汇率、能源合作等问题预计都将是双方领导人关注的议题。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从经济学角度分析,2011年人民币具备超过5%的升值空间。其理由在于,美国经济可能好于预期,中国经济增长乐观的可能性较大,而且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化正在加快。

  -影响

  可能会加快热钱流入

  海通证券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李明亮表示,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大符合预期,总体上说,当前人民币具有恢复被低估的价值的需要。而对于市场,李明亮指出,人民币升值可能会加快热钱流入。

  湘财证券策略研究员徐广福指出,今年人民币升值步伐将加快。目前人民币升值尚不能聚拢做多热情。徐广福分析,人民币连续3个交易日维持大幅升势,目前股市对此反应不明显,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概念股近期表现平平。人民币升值将对宏观经济构成更大影响,国内宏观经济调控难度加大。

  有观点称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抵御输入型通胀风险,建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并不认同。他认为中国目前的通胀是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而不是输入型通胀造成的。中国的食品自给率很高,食品价格上涨并不是国际粮食上涨造成的。退一步说,提汇率也无助于缓解输入型通胀。大众商品价格上涨,汇率不能随着价格上涨联动,提升利率对于缓解输入型通胀效果有限。

  -对策

  把一揽子货币放宽

  对于人民币升值压力,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认为,从各种因素来讲,人民币对美元在今后相当长时期是升值的趋势,这是我们回避不了的现实。但是,现在作为政策决策者,要千方百计地打破人民币对美元单边升值的问题。尹中卿表示,美元作为超级货币,它不仅是美国的货币,还是世界货币,它承担着世界大部分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利,也承担着国际储备货币的责任。从经济学和长远来看,人民币对美元长远肯定会升值,而且空间还很大,但在调控中,需要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打破单边升值的可能性。

  尹中卿提出,应尽快改革人民币对美元的货币政策,要把一揽子货币放宽,使得人民币参考的货币更多以市场作为汇市形成的基础,而且幅度要慢慢变大。

  应持有人民币资产

  鉴于人民币相对升值的预期,渣打银行建议,投资者应该持有人民币资产,并认为人民币市场为公司套期保值和现金管理创造了新机遇,而中国的经济重要性可能会保证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预测

  七成经济学家

  预测升值3%-6%

  12日公布的《2011和讯预测中国经济白皮书——百名经济学家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对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走势,近七成(67%)的经济学家认为将会升值3%-6%,16%的经济学家甚至表示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将升值6%以上。

  在“财经中国2010年会”上,亚汇市场有限公司总裁柳英杰表示,人民币升值是必然趋势,2011年人民币升值幅度会达到5%-8%之间。

  赵庆明表示,短期来看,美元指数的下跌拖累了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下跌。长期来看,2011年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上升5%-7%。人民币汇率将会表现为波动,人民币参考一揽子货币,可能会趁着美元走软的机会上演阶段式上升行情。

  摩根大通日前发布报告指出,人民币升值将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一部分,预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2011年末之前将维持在6.3的水平,升值步伐或将加速,且可能集中在未来数月,这是由于通货膨胀数据依旧高企。(高晨)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