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稳则天下安,农业丰促百业兴。“三农”改革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回顾过去5年,可以自豪地说,“十一五”时期是商业银行“三农”金融发展的“黄金期”。
“十一五”期间,“三农”金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人民银行、银监会对商业银行支持“三农”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对农村金融的支持”甚至被列入了各家商业银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与此同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还给予涉农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减免营业税的政策。
目前,现代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城镇化建设、县域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商品流通等领域,均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银行的信贷重点支持领域。与此同时,为解决部分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等实际问题,各家银行还纷纷成立村镇银行。
农行是惟一一家定位“三农”的商业银行,过去5年,农行“三农”金融服务工作成效卓著。“十一五”期间,农行构建出清晰明确的面向“三农”的发展战略,这不仅是农行,也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重大成就。按照《中国农业银行“三农”业务中长期发展规划》,农行明确了未来3年、5年、10年服务“三农”的目标,提出到2011年“三农”金融贷款比2008年翻一番,到2013年“三农”和县域信贷投放超过2万亿元。围绕中央确定的“三农”工作中心任务,农行不断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的信贷投放。通过改扩建、迁建现有网点,优化网点布局,持续扩大网点辐射范围。目前农行县域网点总数达1.27万个,相当于工、中、建、交四行县域网点的总和。
在国家和监管部门的政策引导下,工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等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也高度重视和开展“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纷纷设立提供“三农”金融服务的机构网点,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千方百计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能力。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通过激励引导,健全“三农”资金回流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三农”金融风险规避机制;完善“三农”金融服务功能;营造良好的“三农”金融生态环境等等。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金融支持,毫不动摇地把“三农”金融服务放在重要位置。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刻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精心谋划“十二五”农业、农村发展,全面部署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对“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紧贴新时期“三农”金融新需求,支持农民发展生产和消费升级,落实中央强农惠农的政策措施,是有志于面向“三农”的金融机构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大型商业银行纷纷明确“十二五”期间将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农行董事长项俊波表示,农行将跳出传统服务“三农”模式,进入服务“三农”转型新时代,以转型带动创新,向农村金融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在继续加强“三农”信贷服务的同时,农行将适时推进服务转型,为农民提供更加实惠和便捷的服务,让金融普惠之光照进农村。工行表示要更好地支持“三农”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建行则将农村金融业务作为其战略转型和业务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村镇银行建设,拓展“三农”金融服务渠道。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林权制度等多项体制改革。随着农户转型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将产生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需求和能力,这将为商业银行“三农”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并将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服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双赢格局逐步形成。
推进新时期“三农”金融工作,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实现支持“三农”发展的社会效益与自身发展的经济效益的“双赢”;创新信贷产品和担保方式,加大对“三农”可持续资金投入;制定严格的业务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打造有利于创新的内部经营环境;推进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不断增强农村金融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实践一再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农业有好收成,农民有好收入,农村有好局面,经济社会发展才有底气、有基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整盘棋才能活起来。持续规范的金融支持有助于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进步。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金融服务支持“三农”发展,打好“十二五”时期第一仗,对商业银行来说,将创造农村金融发展新辉煌。周萃
参与互动(0) | 【编辑:曹文萱】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