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银保新规短期效应显现 2011年寿险或增20%

2011年01月24日 09:0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0年,保险市场继续保持高歌猛进,但11月的“银保新政”却为火热的市场浇了一盆冷水。从近日三大上市保险巨头公布的去年12月保费收入情况看,新规的短期效应已经显现。不过,也有分析认为,这是保险公司为“开门红”积蓄力量,在12月适当控制业务规模所致。

  去年10月,央行三年来首次加息,并在1个月后再度加息。眼下,市场的加息呼声仍然不绝于耳。多数券商认为,加息利好保险业的成长性。而“银保新规”对于保险业带来的震动将在半年的过渡期后逐渐被更加规范的市场秩序所修复。有分析师预测2011年寿险增长或呈现前低后高局面,全年增长可达20%。

  银保新规短期效应显现

  日前,三大上市保险公司陆续公布的2010年保费收入令人乐观。按照新会计准则,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2010年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9%、30.97%、41%。

  不过相比全年的漂亮业绩,三大巨头去年12月份的销售却显得不尽人意。国寿当月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仅1.94%,成为2010年单月保费收入最低的一个月;太保甚至同比下降3.3%,创全年单月保费增速最低值;平安表现相对较好,12月保费增长了16.25%。

  市场分析普遍认为,保费下降源于去年11月份开始实施的“银保新规”。该新规明确禁止保险公司人员在银行网点驻点销售且每个银行网点合作的保险公司原则上不能超过3家,并要求保险产品不得与储蓄存款、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混淆销售。

  而目前,银保渠道接近占了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半壁江山。据招商证券测算,受新规影响的银保收入占所有保费收入43%。就三大巨头而言,2010年上半年,太保、国寿、平安的银保渠道分别贡献了保费收入的54%、49%、17%。

  实际上,新规实施伊始的11月,三大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就开始出现缩水。其中,太保2010年11月保费收入环比下滑10%,对银行渠道依赖较小中 国 平 安 环 比 也 下 降 了6.56%,中国人寿则持平,环比微涨1.9%。

  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去年12月三大巨头单月保费增速较低,系为备战今年的“开门红”所致。有业内人士透露,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到了第四季度如已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就会在12月适当控制业务规模,以便为来年“开门红”积蓄力量。

  全年寿险增长或前低后高

  为应对银保新规,大型保险公司主要采取改驻点为巡点,加强与银行客户经理的沟通和培训、产说会等比较被动的措施,中小保险公司则开始尝试与城商行建立合作关系。不过,具体推动效果还看不出来。

  目前寿险市场仍是一种销售文化,渠道是制胜关键。中信证券研究部黄华民分析,银行网点从“一对多”变为“一对三”之后,银行系保险公司可能会实施严格的排他银保协作模式,或改变银保市场格局。国信证券预计,大公司有望提高市场份额,中小公司或受到更大冲击。

  招商证券保险业分析师罗毅、洪锦屏撰文认为,短期而言,新规对于保险是较大的负面因素,但预计在实施3到6个月的过渡期之后,新规对于银保渠道带来的震动将逐渐被更加规范的市场秩序所修复。

  国泰君安保险行业分析师彭玉龙表示,考虑基数、银保新政影响、营销员增员情况,除了开门红外,全年寿险增长可能出现前低后高走势,增速将比2010年有所放缓。不过,他预计2011年寿险仍能增长20%。

  -相关

  加息将导致保险产品结构变化

  虽然面临银保新政和增员增效难题,但2010年保险行业的另一个重大事项——央行连续两次加息,则送给保险公司一个等待了近三年的大红包。

  “两次非对称方式加息,远期加息幅度明显高于短期,符合保险资金的长期负债特征和收益匹配需求。”黄华民认为,目前利率环境利好固定收益类配置,投资收益率回升扩大利差空间,寿险市场的高成长性不言而喻。据中金测算,目前保险资金有80%左右配置在固定收益类资产上,其中债券约占保险行业总资产的60%。

  加息还将导致保险产品结构发生变化。传统险由于回报率固定,加息预期下对客户的吸引力会减弱,但由于目前传统险的保费收入(包括续期保费)占总保费不到10%,影响不会太大。而分红险和万能险则随着回报率的提高,对客户的吸引力会增强,尤其是分红险。

  但升息也将迫使保险公司在未来几个月逐步提高保单资金成本以保持保单的吸引力,传统险的销售也可能进一步放缓。

  不过,申银万国保险研究员孙婷认为,通胀期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提高,保险产品吸引力增强,刺激保险需求。此外,中国寿险市场的发展还远不充分,加息对于保费增速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而如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等因素对保费的正面影响更为直接。南方日报记者 高国辉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