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政策稳中偏紧(2)

2011年01月27日 13:32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增长内生动力恢复 开局年稳健起步

  2011年,由于外部经济环境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加之国内经济转型加快推进,预计经济增速将略低于2010年,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综合来看,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仍将稳健起步。

  第一,三驾马车更趋平衡,经济增速回落趋于稳定。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2010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0.3%,增速比2009年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四季度增长9.8%,比三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结束了连续两个季度回调的态势,重回上升轨道。从GDP的环比增速看,GDP季度环比折年率在2010年二季度触底之后,三季度已经开始回升,这也表示经济同比增速回落过程已经结束。

  第二,经济内生动力恢复,开局稳健起步。

  就经济增长的动力而言,预计消费增长将加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升,而投资和净出口的增速将有所放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

  (一)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与中央宏观调控之间的博弈使2011年投资增速可能小幅回落,但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十二五”期间,各省市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仍然强烈。从目前各地已经公布的未来投资规划来看,我国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在“十二五”期间丝毫未减,尤其是中西部省份。因此,我们认为,2011年以及未来整个“十二五”时期,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不会出现大幅回落。

  从投资项目的属性来看,预计2011年中央项目投资增速仍会下降,而地方项目投资维持稳定。2011年虽然中央将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投资规模,但由于这些产业在总投资中占比较小,而占比较高的基建投资仍处压缩范围,因此预计2011年中央项目投资增速仍将进一步下降,预计其增速将回落到10%以内。地方项目由于“十二五”开局会有较大的投资安排,但由于地方融资平台治理政策短期内不会放松,房地产市场调控也将抑制其土地出让的财政收入来源。因此,预计2011年地方项目投资增速将基本维持稳定,全年增速保持在26%左右。

  从具体行业分析,2011年房地产投资会有所放缓,但新兴产业投资将加速。虽然2010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出台之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并未出现大幅回落,但由于商品房的施工面积增速持续快于销售面积增速,这预示未来房地产市场将可能出现短暂的供过于求。加上目前开发商资金来源受限,预计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较2010年有所下滑。

  但由于2011年政府提出了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计划,相比2010年的580万套,增长72.4%。根据计划,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需求投资约1.34万亿元人民币(超过2009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的四分之一),这一计划如果能如期完成,保障房建设将对2011年全年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形成较强的支撑。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预计2011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3%左右,尽管比2010年有小幅回落,但仍然维持较高水平。

  (二)收入分配改革预期推动2011年消费维持稳定增长。

  刺激政策到期及高基数效应使2011年汽车消费增速可能放缓。近期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宣布对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三项政策到期停止。加上近期北京出台了治理交通拥堵的相关措施,预计其他一些大城市也可能效仿出台相关汽车牌照限制或限行政策。这些都可能对2011年国内汽车消费产生负面影响。与此同时,2010年我国汽车销量突破1800万量,同比增速超过30%,高基数也使得2011年增速将会比2010年明显放缓,我们初步预计2011年国内汽车销量可能在2100万辆左右,增速降至15%左右。

  房地产市场调整可能影响家具、家电及装修类消费增长。预计房地产调控政策仍将持续,所以2011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下滑的趋势仍将持续,这将对2011年家电类、家具类及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产品的消费产生负面影响。但全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的规划将使保障房建设全面提速,而保障性住房供应面积的增加将对家具、家电及装修类消费形成一定程度的支撑。

  2011年我国消费名义增速仍将维持稳定增长。预计2011年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可能正式出台,具体措施可能包括提高中低收入者工资水平,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个税改革)等。我们预计,这种改革的预期将促使2011年消费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同时,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9%,既高于同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的实际增速,也高于10.3%的GDP年增速。如果这一趋势维持下去,对于消费的增长是较大的利好。我们预计2011年名义消费增速为19.5%左右。

  (三)2011年出口增速将因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及高基数效应明显回落。

  2010年出口高基数将使2011年出口增速承压。2010年我国出口的恢复性增长超出了市场预期,特别是下半年开始,我国月度出口值连续数月刷新2008年7月的历史记录,均创历史新高。但这种高基数效应将导致2011年我国出口同比增速可能较2010年明显放缓。

  从外部需求环境来看,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比2010年有所放缓。总体而言,未来一年发达经济体的复苏将有所放缓,失业率将持续居高不下。而新兴市场由于通货膨胀压力,不得不收紧国内宏观政策,从而使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因此,对于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仍然偏于下行。这也将使2011年我国出口增长面临压力。

  综上,我们预期2011年中国出口增速可能明显放缓,初步预计2011年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5%左右,预计进口增速仍将快于出口增速,全年贸易顺差将进一步收窄,因此净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仍将进一步下降。

  展望2011年,虽然国内消费仍能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出口增速可能下降,我们初步预计2011年我国GDP增速在10%左右,比2010年略有回落。从季度增长率来看,初步估计四个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6%、10%、10.5%、10%。

  房价过快上涨压力渐缓 房市调控维持从紧态势

    预计2011年,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放松的前提下,房地产市场供给适度增加,而需求基本稳定并小幅回升,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趋势继续得到有效遏制。

  第一,2011年房价过快上涨压力有望适度缓解。

  受资金压力影响,房地产投资增速度继续回落,且可回落空间较大。按照“新国十条”的政策,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提高、贷款利率从高执行、多套住宅停止贷款等措施,都对房企资金来源产生影响;如果这些政策有效地执行下去,势必会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环境产生很大影响,各房地产公司资金链压力会不断上升。同时,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其他资金中个人按揭的增长率逐渐降低,无疑也会加重资金压力。

  竣工面积增加导致供给加大释放,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会有所改善,价格过快上涨压力将维持趋缓态势。预计2011年可投入市场的商品房供给量会有较大增长,整个房产市场供求关系会进一步改善,价格过快上涨压力将维持趋缓态势。

  交易规模继续平稳小幅上扬,但区域市场差异性显著。预计2011年全年,一方面,政府调控政策松动的可能性很小,限购、限贷等政策将依然实行,加之“房产税”试点会产生住房持有成本增加的预期,因此投机、投资性需求会审慎入市;另一方面,考虑到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预计一部分刚性购房需求将等待被保障房体系吸收。但考虑到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以及居民通过投资房产以抵御通胀风险的现实需要,预计在成交量方面,2011年全年仍可能保持平稳小幅上升的趋势,但上升潜力较为有限。

  2011年房价仍会上涨,但涨幅会相对较为平缓。从供给角度来看,2010年在房地产投资额、土地购置面积、开工面积、施工面积以及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方面都呈现上升趋势,因此,供应量在总体上是增加的。而从需求角度来看,由于受到国家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限购令”以及抑制通胀的政策影响,消费者可能继续采取观望态度。然而,刚性需求与改善性需求仍会构成较大基数,因而住房需求在短期内可能有增无减,对房价上涨形成现实压力。综上考虑,预计2011年房价仍保持上涨,只是其上涨速度有可能比较平缓。

  第二,房地产调控政策依然从紧。

  预计未来房地产调控政策依然从紧。具体地,宏观调控政策将侧重于对现行调控政策进行梳理整合、加强执行力度,加强对重点城市的监控,也包括城市政府间的效仿、“攀比”而出台一些个性化的“限购、限贷”等政策。

  2011年千万套保障房面市有难度。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至少需要1.34万亿的投资,综合历史数据,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央拨款、公积金收入总共对其贡献不会超过6000亿元,因此就需要地方政府从财政收入中拿出约8000亿元参与建设。在供地方面,以保障房每套50~70平方米计算,1000万套保障房就意味着5~7亿平米,接近2010年全年住宅交易量。目前土地供给有限的前提下,如不特殊批地,保障房建设用地必对商品房用地产生挤出效益,从而影响地方收入。

参与互动(0)
【编辑:梅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