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一周,农业银行、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相继发布公告,披露共约865亿元融资计划。出于应对资本压力的需要,2010年上市银行曾启动大规模再融资行动,刚刚进入2011年,上市银行再次宣布大规模融资计划,这从一个侧面证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情况不容乐观。
由于大量放贷以及监管层不断提高资本“红线”,商业银行资本管理面临巨大压力。
为配合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方案,自2008年年底以来,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呈现超常规增长。2009年新增贷款达到9.6万亿元的历史高位,2010年全年新增贷款达7.95万亿元,超出年初制定的7.5万亿元信贷规模4000多亿元,两年间,我国新增信贷量达到17.5万亿元。市场流动性从2009年的充裕状态转化为当前的宽松状态。贷款高速增长不仅直接扩大了商业银行当期资本需求,还通过信贷损失和信贷供给两个相互联系的渠道影响着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资本充足率水平。
金融危机的全球蔓延使得监管者和银行业高度关注风险控制。而信贷投放的快速增长导致这种关注升级并迅速转化为监管升级。为增强银行应对经济周期及市场形势变化的抗风险能力,2008年以来监管层出台一些新规旨在加强资本监管,如根据建立动态资本和动态拨备的要求提高资本充足率达标水平、完善资本补充机制等等。受外部监管和自身完善的双重压力的驱动,提高资本充足率成为商业银行的普遍要求。再加上2010年资本市场较为充足的流动性,促使各家银行纷纷选择在资本市场融资。
2010年,我国银行业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融资,16家上市银行中有14家完成融资,总共募集资金超过3413亿元,其中直接融资2763亿元,占A股市场融资额近三成。
通过再融资,商业银行固然能够有效提高其资本充足率,提升其风险抵御能力,从而保障持续健康发展,但人们更希望看到商业银行筹资渠道从外部向内部转移,逐步建立起以内部资本积累为主导的资本补充机制。毕竟,大量频繁地直接从资本市场“抽血”不仅导致A股市场直接承压,而且有损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信誉和市场形象。
正是在一定程度上鉴于对上述问题的考虑,在经历2010大规模“输血”后,工行、中行、交行、招行等几家银行表示未来三年不会再有大规模融资计划。然而,今年年初,兴业、民生等三家银行便抛出865亿元融资计划,不宜轻易启动的再融资行动再次被大规模启动,说明2011年商业银行资本达标依然面临巨大压力。
导致商业银行资本承压的几项因素若想在2011年发生根本性逆转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申银万国日前发布报告预计,在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旺盛和国家信贷调控两者之间的博弈下,1月份信贷量虽然会比2009年和2010年同期投放量下降,但是不会回落至太低水平。亦有来自市场方面的消息称,新年以来银行信贷大幅飙升,个别银行甚至在月末不得不暂停贷款发放以抑制信贷过快增长。
从商业银行当前的盈利模式考虑,银行内部确实有较大的利益驱动来保持信贷资产较快增长。当前银行增加利息收入的主要途径一是银行生息资产规模的扩大,二是存贷利差的提高,在存贷利息不能自主确定的情况下,扩大信贷投放便成为银行的利润保证。因此,若商业银行不能从全局出发制定经营策略,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将面临困难。
2011年,监管层的资本“红线”可能将继续调高。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制度为首的信贷调控新工具今年走上前台,央行将根据各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风险状况等对其放贷能力进行动态调整。此外,我国的监管机构也在加紧制定符合自己国情的新银行业监管规则,或将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缓冲资本、动态拨备等问题提出新要求。这些新规的逐步推出,将对银行资本提出更高要求。
除探索多渠道的资本补充渠道外,商业银行应着力推进业务结构优化,改变过度依赖资本占用高的批发性信贷业务的情况,同时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等低资本占用型的业务,控制风险资产的过快增长,积极向资本集约化的方向转型。只有真正实现上述转变,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承压的问题才能获得根本解决。周萃
参与互动(0) | 【编辑:曹文萱】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