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粮、油、棉、糖、天胶等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对以食品为主的CPI预期在5%以上,农产品价格上涨直接导致通胀预期。
货币贬值是物价上涨的合理解释。以黄金和白银观察,自2001年开始,美元贬值一直在进行中。黄金在2001年2月28日的267.8美元/盎司,到2011年2月9日1364美元/盎司,累计上涨幅度达409%;此间白银价格由451.5美分/盎司涨到3021.5美分/盎司,累计涨幅为569%,幅度更大。那么,美元贬值了多少?美元贬值,欧元贬值,日元贬值,人民币也在贬值,世界已经进入货币贬值竞赛。所谓的货币战争指的是汇率大战,形式是竞相贬值,实质是钱越来越不值钱。诚然,钱越来越不值钱,不代表所有商品都涨价,但会普遍上涨。
除了国际输入因素外,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成本推动。许多商品的国际价格并未创新高,在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的背景下,国内价格却突破了几年甚至几十年来的历史新高。比如,小麦、玉米、白糖、棉花、天然胶等。农产品涨价有些是由于极端气候导致减产(比如棉花),容易理解,但是像小麦这样国内丰收的商品为何还要创历史新高(国际价格目前并未达高点)?那只能从国内粮食价格长期定价偏低来解释。长远来看,中国的低资源价格时代恐将成为过去,中国农产品的种植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是大趋势,这是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决定的。笔者调研发现,农忙时节,中国许多地方的劳动力是优厚的吃、住待遇,一天工作不超八小时,一百元工资。而且从这一角度来说,农产品涨价有其合理的成本推动原因,涨价是大趋势。
从CRB指数来看,在2008年7月曾经达到614.61点,2011年2月3日创造历史新高661.55点,技术上已经找不到顶部,当然,看不到顶部也意味着随时可能见到顶部。
单从货币贬值的角度来说,以美元计价的黄金来看,现在的美元比2008年又贬值了很多。从近期看,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恐难以改变,美元贬值是大方向,美元贬值与美元指数短期的涨落无关,通胀预期强烈,商品仍将以上行为主基调。
一方面,国内房地产在一系列调控政策和连续加息以后,从房地产市场撤出的部分资金可能转向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投入股市的资金并不明显,倒是看好人民币升值的海外热钱可能投入以商品为主的期货、现货市场。
另一方面,随着利率的逐步提高,加之其他控制通胀措施的到位,存款负利率的状态有望逐步改变,因此在总体保持看涨思路的同时,注意一些品种可能出现分化走势。
因为农产品需求向来与经济增速关系不大。发达国家经济减速,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并未出现下降;而像中国、印度这些新兴大国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在增长。
至于政府抛储、交易所对部分期货品种提高保证金比例等措施,从历史经验看,其效果只是短期的。但是政府年度CPI控制在4%是值得注意的。
鉴于棉花、糖、天胶等累计涨幅较大,新的种植年度产量会有变化,建议逐步撤出这类市场;关注北方旱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关注诸如豆油、早籼稻等涨幅不太大的商品,调整充分时介入,尤其注意逢低积极吸纳那些依赖进口的商品。吴守祥
参与互动(0) | 【编辑:梅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