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610亿美元紧缩方案分歧 美陷两党僵持

2011年02月21日 08:5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正在为防止国家破产打一场紧缩支出的战役,但两党就相关具体措施难以达成一致:由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当地时间19日清晨投票通过削减政府开支610亿美元的议案,预料议案将被由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否决。两党政治上的对峙僵持令美国政府下月初面临瘫痪的风险。同时,美国的巨额负债难减令市场人士对美国国债的前景表示担忧,不过有分析称,目前美国私营部门储蓄盈余占到G D P7%左右,国债偿付能力尚不足忧。

  史上最大削减方案

  众议院自上周二起就削减或中止数百项开支进行辩论,19日最终以235票对189票通过削减议案,影响层面包括教育、环保、健保、能源、科学以及艺术。该议案明确了在余下的2011财政年度,停止向医疗改革计划提供资金、阻止美国环境保护署(EPA )管制排放温室效应气体的工业,并且限制政府在教育领域扮演的角色。美国社会安全局则说,将因发不出薪资让员工放假。

  金融行业方面,共和党封杀民主党增加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预算以执行金融改革法案计划,并删减原定增加给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预算。

  众议院议长贝纳在表决后立即发表声明:“本周,人民的众院多年来首次得以伸张意志。这项预算案削减开支的幅度,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我们的削减开支努力,不会到此为止。我们不会让美国破产,不会让华盛顿的花费无度,使制造就业机会更加困难。”

  削减方案内容中争议最大的就是关于停止向医保改革计划提供资金。此举被认为是共和党人试图推翻奥巴马政府医疗改革法案的又一次努力。该提案的发起者,共和党议员丹尼·雷贝格说,“我们需要的是增加就业,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搞什么医疗改革上。”他还把医保法案称作“国会历史上通过的最糟糕的法案”。

  民主党议员莱文批评,共和党提出的医改修订并非在寻求共识,而是在“开火”,直斥对方是“破坏能手”,让联邦政府陷入停运危机。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民主党参议员表示,削支将损害脆弱的经济复苏,白宫更威胁否决削减议案。

  政府下月面临瘫痪风险

  此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国会提交了2012财政年度3.73万亿美元的预算案,预算赤字将下降至1.1万亿美元。奥巴马提议在未来10年内削减超过1万亿美元预算赤字。显示两党目前都在为阻止美国债务突破国会上限而努力,但在减少开支的总量和内容上分歧巨大导致政治僵局也难化解。

  分析指出,政治僵局带来严重后果,由于国会两派议员无法就去年的财政预算达成协议,联邦政府依赖临时开支法拨款运作。但该措施将在3月4日到期,届时国会若未通过新支出计划或延长短期经费措施,将导致联邦政府因无预算运作而关闭。由于美国国会本周即将暂时休会,两党化解歧见的时间所剩不多。众议院议长贝纳上周表示,除非缩减开支,否则他不会接受延长短期经费措施。

  夏威夷州民主党国会参议员井上健说:“负责任的民选官员不应考虑导致政府停摆的方案。”一旦政府停摆,社会安全福利支票、退税款以及退伍军人福利支票都会受到拖延。金融市场密切留意这场开支争拗,政治困局除了使联邦政府下月濒临瘫痪外,亦关乎美国能否进一步借贷。

  美国国债尚有私营储蓄支撑

  国际市场人士早就对巨额负债下美国的国债前景表示担忧,其公债数额达到G D P的94%,美国国债偿付能力和安全性备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债务问题上,利息偿还压力就将令美国“气短”。未来十年,美国国债利息将是目前的四倍,这意味着每个美国人每年要偿还2500美元的利息。到2014年,净利息开支将超过教育、交通、能源以及所有其他可自由裁量国内开支项目。奥巴马最新预算报告显示,本财年,美国每年国债净利息支出为2070亿美元,到2017年,这一数字将升至6270亿美元。

  蓝橡资本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泰勒女士日前在一经济论坛表示,国债和私营部门与金融系统的充裕的现金流流动是有关系的,目前美国私营部门储蓄盈余占到G D P7%左右,国债偿付能力尚不足忧。

  她说:“在美国,虽然公债状况也呈恶化趋势,达到G D P的94%,但美国金融体系现金流是充裕的,私营部门储蓄盈余占到G D P7%左右。私营部门的储蓄盈余的比率很重要,它可以为金融部门提供现金流,当然只此用来购买外国资产和证券。所以不会发生像欧元区债务无力偿还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比较对美国国债情有独钟,然后而且为什么美国国债收益率也有大家比较满意的预期。”(闫磊)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