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车险再续面临费率上浮 提前续保避免爱车裸奔

2011年02月23日 16:21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保险业里,车主“健忘”已成车险理赔的一大杀手。不同于寿险有60天的缴费宽限期,车险一旦“过期”,在断档期“裸奔”的爱车出险后,车主不但没法获得任何赔付,甚至可能面临保费上浮。如果是交强险过期,后果则更严重,将面临扣分、扣车、罚款等处罚。

  车险没有宽限期

  金先生因为忙于工作忘记给车子续保了。上周某一天由于闯红灯被交警拦下,而且被查到他的车险已经过期,金先生的汽车就被扣留了。并且交警给予金先生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保险费两倍的罚款。为了拿到爱车,金先生匆忙赶到保险公司去给汽车续保,却被告知超过了续保期,要续保还要重新验车。多一道手续不说,还平添许多麻烦。

  对工作繁忙的有车族来说,忘记续保在所难免,为什么保险公司不能像寿险那样设置宽限期呢?很多寿险都含有60天的缴费宽限期,即便在2年内补缴费用,保单都可能“起死回生”。对部分短期内资金比较紧张的消费者而言,这种缴费宽限期给了一个缓冲。对此,太平财险湖南分公司车险专家李峰解释,相比缴费几十年的寿险而言,车险最多为一年。加上出险概率高、车主续保忠诚度无法保障等多种因素,车险不存在缴费宽限期。

  过期续保或需验车

  一般而言,各保险公司会在车险临近“保质期”时提醒车主,但车辆仍可能脱保“裸奔”。一方面,车主确实忘记了当初投保的具体日期,结果错过了规定续保期限;另一方面,有的车主心存侥幸。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保险公司对部分续保车辆多了一道关卡:验车。“如果车主只购买三责险,保险公司一般不会区别对待;但如果是车损险,续保时则要求验车。”李峰说。

  保险公司如何发现脱保车辆呢?系统一般默认没有赔付记录的车续保将自动享受优惠。而如果承保系统显示过去一年内没有赔付记录,而车险又没有享受折扣优惠,原因只能是:车辆脱保、车辆已过户或车辆和保单信息不符。如果是车辆脱保,为了防范道德风险,保险公司可能要求验车。

  脱保后费率可能上浮

  目前长沙市各大保险公司普遍对“脱保”车区别对待:车辆“脱保”超过60天后,车主续保不但不能享受到续保优惠,还可能面临费率上浮。如果是交强险脱保,后果更严重,将面临来自交警部门的扣车、扣分、罚款等惩罚措施。

  对此,为避免费事费钱,保险业人士建议车主“把事做在前面”。“交强险是强制购买的险种,按照规定车辆没有交强险是不能上路的。一旦被发现,交警会扣车,而且罚款。目前,普遍的罚款标准为交强险的2倍。以一辆6座以下的家庭自用车为例,交强险为950元/年,需缴纳罚款1900元。只有缴纳罚款并补买保险之后车主才能上路。”因此,李峰提醒车主,可将保险卡放在车内方便提醒自己。同时应该尽量“货比三家”,综合比较各种渠道以及各家公司的保险项目和保费,目前各家保险公司电销车险的费率比传统渠道优惠15%。车主还需避开月底的集中续保高峰期,以免时间、手续等延误导致车险失效“裸奔”。

  相关链接

  车主需提防“早产”保单

  本报讯(记者 肖娟)车险有时效,不仅仅是保单过期。近日有网友李先生爆出几年前某知名保险公司“早产”保单事件:还没买车或车险还未到期,保险公司提前承保导致车主花冤枉钱。

  同一个错误,该保险公司犯了两次。据李先生介绍,购车发票是2005年4月18日统一开具的,但车辆保单签发的保险期限却是从2005年4月6日开始的,也就是说,还没买车时就有保单了,“时差”达12天;2007年续保时,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保单截止期限明确注明到2007年4月5日止,但续保时该公司保单出单日期却为2007年3月24日,前后又相差了12天。

  为避免保单过期,部分车主往往会提前续保,这为“早产”保单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续保合同的时间将自动成为新保单的生效日,而这种“早产”保单不仅将使车主花冤枉钱,如果“早产”太久,还易导致理赔纠纷。由于“早产”保单,李先生投保期限出现了12天的重叠,相应地续保当年的保险期限“缩水”12天。若在重叠期间发生理赔案,按照保险法的相关规定,投保人重复投保,保险人并不重复理赔,即车主付出了双倍的保费,但没法获得双倍理赔。

  温馨提示

  以下渠道可获知车险保单有效期

  ●车险快到期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和客服会通过短信或电话告知

  ●通常为爱车做养护的4S店会在车险到期前提醒车主续保

  ●车主可在每年购买车险当日设置备忘录做个提醒

  ●投保时领到的保险卡建议放在车上或者跟驾照本、行驶证等放在一起,可供随时查阅

  ●不确定具体哪一天到期,车主可拨打保险客服电话或者登录保险公司网站实时查询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