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1月份通胀率突破欧洲央行2%的警戒线,达到2.4%。德国的通胀率也创新高,升至2%。欧元区拉响通胀警报,升息预期日渐强烈。3月3日欧洲央行会议将发布欧洲央行对通胀形势的最新评估,2月份的通胀数据至为关键。但即使2月份通胀环比继续增长,欧洲央行能否就此终结宽松的货币政策,恐怕连决策者自己都左右为难。
欧洲央行的两难在于既不能置仍深陷债务危机的国家于不顾,又不能容忍通货膨胀失控。虽然相对而言,后者对央行来说更为重要。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已经明确表示,如果发现有危及价格稳定的因素,他不会让希腊、爱尔兰和陷于危机的欧洲其它外围国家的低迷经济耽误欧洲央行的加息。欧洲央行执委会成员、意大利经济学家斯麦吉最近也多次表示,欧洲央行的一个明确目标就是关注通胀和避免通胀。央行的货币政策不能仅侧重于经济下滑的少数国家,而应该考虑欧元区整体情况。
但话说回来,欧元区的“整体情况”就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德国经济的风险在于通胀压力增大,所以预防乃至控制通胀似为当务之急。而对已经因财政紧缩计划而加剧经济衰退的希腊再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无疑是雪上加霜。
相关的一个问题是,欧洲的通胀真的已经到了需要调整货币政策的程度吗?即使在对通胀有严重恐惧感的德国,还是有人认为,目前的通胀水平其实并不高,还在可控范围内。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也就是德国人无比怀念的德国“金色马克”时期,德国的通胀率曾达到5.1%。那时候的德国联邦银行还是被认为是很有掌控力的央行。实行欧元之后,德国的通胀率基本在2%以下,只有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达到2.6%。因此无需对现在的通胀水平过分紧张。另一方面,德国保持“温和较高”的通胀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欧元区经济失衡的状况。在过去十年德国的通胀率一直低于欧元区其他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德国企业的竞争力。而要减小德国企业与欧洲其他国家企业竞争力的差距,德国的通胀率就要稍高于其他的欧元区国家特别是那些“外围国家”,否则减小差距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大部分德国人怕是不能接受这样的说法。对德国人来说,生活中最可担忧的事情之一是物价上涨,之二是经济形势恶化。让德国人接受所谓“温和但较高的通胀”基本也是不可能的。即将退任的德国联邦银行行长韦伯因为其反通胀的强硬态度而赢得德国民众的信任,并曾被认为是欧洲央行下届行长的不二人选。韦伯最大的“政绩”就是维护了德国的低通胀率。虽然韦伯因其政策理念与总理默克尔及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的一些委员有冲突而辞职,但在货币政策上韦伯其实与欧洲央行没有矛盾,韦伯的继任者、默克尔的前经济顾问魏德曼也不会轻易改变德国联邦银行的现行政策,而现任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反通胀的态度也相当坚定。问题恐怕还在于,欧元区那些债务国家能否承受住财政和货币的双紧政策而渡过难关。否则,欧洲央行一旦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很可能是“杀敌一万,自损三千”的结果。(丹一)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