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欧元区领导人峰会 酝酿债务危机全面应对方案

2011年03月10日 14:1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欧元区17国领导人11日将在布鲁塞尔召开特别峰会,商讨一套应对债务危机的全面方案。按照计划,这套方案应在本月下旬的欧盟春季峰会上获得通过,欧元区内部能否达成一致至关重要。但从目前来看,各方分歧依然严重,全面应对方案难免会被“注水”。

  六大措施应对危机

  欧元区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一年之后,欧盟领导人去年12月提出,应拿出一套综合性方案,遏制危机蔓延,彻底扭转被危机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这套备受外界瞩目的全面应对方案主要包括了六项措施。

  一是扩大现有救助机制的规模和用途。去年5月,欧盟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立了7500亿欧元的三年期救助机制,旨在为可能步希腊后尘的欧元区国家及时提供救助,其中欧元区国家设立的总额4400亿欧元的欧洲金融稳定工具是主要部分。为获最高信用评级,这套融资工具使用了重复担保的设计,导致其实际发债融资能力仅为2500亿欧元。外界担心,一旦葡萄牙和西班牙再倒下,现有救助机制将捉襟见肘。是否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发债融资能力,放宽救助资金的使用途径,将是欧元区领导人讨论的一个重点。

  二是继续推进经济治理改革,加深经济融合。在此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德国和法国上月联合提出的竞争力公约。这份改革建议主张欧元区国家应进一步增进经济政策协调,在限制政府债务水平、提高退休年龄、控制工资增长和统一公司税等方面实现趋同,提高经济竞争力。这较原先商定的经济治理改革方案更进了一步。

  三是调整对希腊和爱尔兰的救助方案,包括适当延长希腊的还款期限,降低两国的贷款利率,从而减轻两国的还款负担,让它们更好地走出危机。

  四是就欧元区永久性危机应对机制达成一致。去年12月,欧盟领导人同意通过修改《里斯本条约》在欧元区设立一个名为“欧洲稳定机制”的永久性危机应对机制。

  五是修复金融体系,维护金融稳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今年上半年对欧洲银行业展开新一轮更加严格的压力测试。

  六是相关成员国要大力整顿财政,推行经济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增长。

  竞争力公约是焦点

  围绕这套全面应对方案,欧盟内部近期展开了密集磋商。从各方表态来看,分歧依然严重,此次欧元区峰会免不了一场激烈的讨价还价,争论的焦点将集中在德法提出的竞争力公约上。

  对于希腊和爱尔兰这两个深陷债务危机的国家来说,减轻还款负担显然是头等大事;而对于像葡萄牙和西班牙这样濒临危机的国家来说,扩大现有救助机制的规模和用途,消除市场担忧,显得尤为迫切。

  这些措施都意味着欧元区第一大经济体德国需要再掏钱,但德国政府因为担心国内民众反对,始终没有松口,而且有意将掏钱和其他欧元区国家接受竞争力公约挂钩。

  这份竞争力公约不仅包含的具体建议令其他成员国难以下咽,而且德法联手炮制改革方案、强迫其他成员国接受的大国主义做法更招致了普遍不满。比利时就曾公开反对竞争力公约中要求放弃工资增长指数化的建议,因为该国一直实行根据通胀指标上调工资的做法,这被指人为抬高了劳动力成本,导致经济丧失竞争力。而爱尔兰也表示绝不会同意提高本国极低的公司税,损害吸引外资的能力。

  鉴于成员国之间分歧严重,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已受命拿出一套折中方案。从现阶段讨论的内部文件来看,相关改革建议已被明显弱化,“注水”在所难免。

  债务危机恐反复

  就在欧元区领导人准备讨论债务危机全面应对方案前夕,葡萄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9日一度攀升至7.7%,创下1999年欧元诞生以来的最高纪录。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一度突破5%,是2008年11月以来的首次。这都再度加剧了人们对欧债危机的担忧。

  当天,葡萄牙政府虽成功售出了10亿欧元的两年期国债,但融资成本比去年9月高出了50%。葡萄牙负责财政事务的国务秘书卡洛斯·皮纳认为,如此高昂的借贷成本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为此需要在欧盟层面上采取紧急行动,让欧洲金融稳定工具变得更加灵活。

  葡萄牙一直被认为最有可能步希腊和爱尔兰后尘,成为在债务危机中倒下的第三张“多米诺骨牌”。鉴于葡萄牙政府的融资成本近期居高不下,外界担心葡萄牙将难以支撑太长时间。

  尽管人们对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担忧并没有减轻,但欧元近期对美元却出现了大幅升值。分析人士指出,欧元走强主要是受欧洲中央银行加息预期的推动,而近期中东北非局势动荡也部分转移了人们对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注意力。但如期拿出一份令投资者满意的全面应对方案依然是摆在欧盟领导人面前的一个紧迫的任务。(尚军 刘晓燕)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