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喷”数月的新增贷款在2月猛地急刹车,环比减少近五成。但基于仍然严峻的通胀形势,货币政策可能不松反紧
3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为5356亿元,低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6000亿-6500亿元,比1月份的1.04万亿元大幅减少了48.5%。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5.7%,较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降低1.5和9.8个百分点。
单月超万亿难再现
5356亿元相较于1月1.04万亿元的规模而言,回落态势明显。“2月刚好是春节假期,实质工作天数不多,这直接导致了银行新增信贷的大幅回落。”一位银行业内分析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此外,由于央行在前几个月持续在公开市场进行净投放操作,以及1月外汇占款明显高企,因此央行对于信贷控制更为严格。
“尽管央行并未明确提出新增信贷目标,但控制其增速的意图明确无误。另外,政府已经明确将未来五年GDP增长目标降低至7%。因此,从宏观调控角度而言,年内不会再现如1月份那样新增信贷超万亿元的情况。”该分析人士指出。
此外,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的一轮又一轮的楼市调整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新增信贷的增速降温。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分析指出,当前经济已出现一些初步放缓的迹象:受去年底汽车工业支持政策的退出和今年初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实施,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显著下降;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头两个月增长强劲,但新开工项目投资出现同比负增长,预示未来投资增长可能放慢。不过,他预计,央行会继续使用多种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信贷的增长速度。
上半年或加息两次
2月份新增信贷规模回落是否将缓解政府的紧缩步伐?尤其是在日本地震导致全球经济前景不明的情况下,中国是否将推迟预期中的紧缩政策?
上周五,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CPI同比增幅为4.9%,高于4.6%-4.8%的市场预期。“明显受到控制的新增信贷可能预示着通胀压力的缓解,但考虑到季节性因素,未来中国通胀压力并不小。”上述分析人士指出。
澳新银行同样认为,2月份PPI同比上升7.2%令市场担忧。“从前两月数据看,中国通胀尚未出现任何有意义的下降趋势。同时,潜在通胀率也一直保持在6.2%左右的高位,这表明未来几个月通胀仍可能惯性走高。同时,值得警惕的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中国PPI攀上了两年多以来的最高点,由于PPI对CPI有着强烈的传导效应,预计未来3个月,CPI将跟随本月PPI上涨1.4个百分点,这将不断恶化中国的通胀趋势”。
渣打银行中国首席投资总监梁大伟昨日对记者表示,中国通胀将在第二季度见顶,他预测,中国央行将在4月份宣布加息25个基点,而在6月底之前,将再次上调25个基点的基准利率。
澳新银行认为,中国央行并不会放缓紧缩货币政策的步伐,反而将加快收紧货币政策。“预期央行将很快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最早的时点将是本周末。同时,预计中国央行将把货币政策调整的重心放在利率以及汇率政策上,第二季度前,央行仍将加息两次。”
上海金融机构贷款增幅继续回落
3月14日,记者从人民银行上海地区总部获悉,上海金融机构贷款增幅继续回落。2月份,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214.1亿元,同比少增284亿元;外资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50.7亿元,同比少增20.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住房贷款增长放缓。受限购令、房产税等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住房成交量明显萎缩,个人住房贷款增量呈回落态势。当月上海人民币个人住房贷款增加29亿元,环比和同比分别少增27.9亿元和49.7亿元,其中新建房和二手房贷款当月分别增加11.8亿元和17.2亿元。当月上海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减少4.4亿元,同比多减14.6亿元。(据 国际金融报卫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