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银行理财产品 预期收益高不一定“给力”

2011年03月21日 14:01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持久才能创造财富

  拥有财富,一直是无数人心中的梦想。“理财”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然而,人们对于理财的认识却远不及个人财富的增长那么快。大多数人眼中的理财,就是幻想着靠买股票、买基金而变得富裕。但任何一个理财专业人员都会告诉你,理财是一个长期规划,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审视自己,找出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后,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持久才能创造财富。

  把钱存在银行里赚取利息,已经无法保证稳定的收益了。你所拥有的存款就很可能在负利率的情况下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该怎么办?其实目标很简单,保值是最好的出手目的。我们能做的、必须要做的,只能是时刻关注市场的走向和尽量踩准国家宏观调控的步伐,千万别因过于贪心而成为市场上“击鼓传花”的最后那个人。摆正自己的位置,规划好未来,克服一时的冲动,谋定而后动。

  从今天开始,本报将联合主流银行、保险、基金、贵金属、收藏等机构,依托华西都市报全媒体联盟推出一个全新的栏目——《每日钱经》,第一时间把来自不同行业的财经资讯或投资理财经验传递给目标读者,第一件时间将读者投资理财需求反馈到金融机构,为金融企业、读者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亲切沟通”的平台,让《每日钱经》成为更多都市主流消费人群、四川百万中产家庭的首选。

  也许你曾经梦想着买辆车,或是为自己的子女攒下一笔可观的教育费,或是为自己将来退休后的美好生活做好经济上的准备,可是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下,我们往往变得迷惘,到头来一无所获。

  那让我们从今天起,带着“持久才能创造财富”这句话一同上路吧! 董天刚

  如何打好自己的理财算盘,是一门学问。

  如果你想科学规划自己的钱财,如果你需要专业理财师为你的财务规划提出建议,你尽可以通过任何你熟悉的方法:电话、传真、邮件、QQ……告诉我们你的理财需求。

  如果想让你的财富保值增值,赶紧与我们联系吧。请注明家庭成员数、收入情况、财务状况、理财目标等,最重要的是别忘了写上你的联系电话。

  投资者在选择银行结构性产品时,往往根据最高预期收益率和期限结构比较来决定。不过,普益财富专家认为,对于结构性理财产品,特别是挂钩标的不同、收益结构不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仅仅从预期收益率来评判是有失偏颇的。

  预期收益不等于到期收益

  预期收益率是发行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之初,对银行理财产品最终收益率的预期值。

  银行是怎样预测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预期值的呢?对于投资比较保守的银行理财产品,如投资于信托贷款、债券的理财产品,银行主要是以信托贷款合同条款、债券的票面利率等基本确定的要素为基础测算,其预测效果也比较准确,故这类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与到期收益率差别并不大,对投资者的指导意义较强。

  而对于投资比较激进的银行理财产品,如结构性产品、投资于股票、基金的理财产品,银行主要是靠历史行情数据和自身对行情的预测测算预期收益率,由于标的市场或挂钩标的市场行情很可能与银行预测不一致,故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与到期收益率有一定差别,甚至差别很大。

  而目前银行和投资者运用最多的最高预期收益率(预期收益率区间之上限),与到期收益率差别也就更大。如华夏银行近期到期一款A股挂钩自动赎回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年化)为6.9975%,而实际到期收益率(年化)为0。

  此外,部分银行为了销售顺畅,在发行投资较激进的理财产品时,故意只公布最高预期收益率,投资者需注意。

  挂钩标的影响最终收益

  既然预期收益率不等同于到期收益率,那影响结构性产品最终收益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除了预期收益率,理财产品的挂钩标的及收益结构在结构性理财产品众要素中是至关重要的,这是直接决定最终收益的关键因素。

  普益财富的专家认为,虽然产品

  的历史表现并不能作为对未来盈利的保证,但一家银行以往发行的同类型产品的到期收益情况均良好并且稳定,说明这家银行对标的市场的研判能力是稳定的,其设计产品的能力也是稳定的,在市场没有发生巨大波动的前提下,投资者可以谨慎参考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根据普益财富对2010年到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统计,外资银行中的渣打银行、中资银行中的中国银行到期收益水平较高。

  投资者还应适当仔细分析结构性产品的收益结构,结合挂钩标的历史行情和目前走势做简单分析。如前几年流行的KODA产品,只要投资者仔细分析其收益结构,就不难发现,投资者一旦购买了此类产品,实际上就是卖出了挂钩股票的看跌期权:如果股票价格跌破敲定价格,投资者就必须已约定价格双倍吸纳股票,没有止损机制。而投资者可能得到的收益呢?当挂钩股票小幅上涨(一般为3%-5%后,KODA自动提前终止。这个收益结构显然是不合理的,亏损无限,受益有限,理应被投资者“枪毙”。

  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不同产品,在风险和收益间做出权衡。 华西都市报记者董天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