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年内二次加息:货币政策更加灵活稳健

2011年04月06日 14:25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加息显示了央行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灵活性、继续加强宏观调控的决心。在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经济全局效应的博弈中,后者目前看更受重视。加息也显示目前我国经济体与国外逆向而动的特征。而从最新的经济动态来看,欧美经济复苏明显好于预期,这也为我国治理通胀提供了缓冲空间。

  记者牛娟娟农历清明假期即将结束,央行宣布年内第二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自去年10月重启本轮加息以来第四次出手,也是自中央确立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后的第三次加息。专家表示,当前持续不减的通胀压力促使央行再次动用价格工具,此举是对二季度可能加剧的通胀压力作出的前瞻性灵活应对。

  “此次加息在市场主流机构的预期之中。”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宏观债券研究员周文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加息主要目的是应对通胀。根据我们的测算,预计3月份CPI同比为5.3%,创出本轮物价的高点,而且未来面临的通胀压力依然较大,预计二季度物价会维持在5%以上,三季度也会持续在4%以上。”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本报记者表示:“加息之举显示出央行在控制物价上涨方面的决心。”

  对于具体的通胀形势,来自华安证券的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由于国际地区局势的动荡和日本大地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上扬,加上国内成本上升的压力,我国物价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尽管2月的加息起到了一定抑制作用,但政策效果有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月1日发布的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4%,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为连续3个月回落后再度回升。PMI的回升很可能导致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继续上升。显然,这也意味着市场依然面临着较大的通胀压力。

  我们知道,稳定物价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自央行今年2月9日加息以来,又连续两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进一步加息的步伐,然而随着通胀压力的增加,业内普遍预计央行再次动用价格型工具的必要性正在加大。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央行此前调控较多采用数量工具,出于经济增长、热钱等方面的考虑对价格工具有所忌惮,但数量的收紧内生性地推动价格上升,因此此次加息也可谓顺其自然。另外,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在抑制通胀过程中作用并不充分,因为数量型工具主要还是起到对冲货币投放、在一定范围内收缩流动性的作用,而当物价水平明显高于存款水平时,可能会扭曲资源配置,加剧通胀预期,而这些是数量型工具无法调节的,因此动用价格型工具十分必要。加息也有助于为数量型工具的使用打开空间,增强管理流动性的有效性。”

  业内人士表示,加息也显示了央行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灵活性、继续加强宏观调控的决心。在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经济全局效应的博弈中,后者目前看更受重视。加息也显示目前我国经济体与国外逆向而动的特征。而从最新的经济动态来看,欧美经济复苏明显好于预期,这也为我国治理通胀提供了缓冲空间。

  无疑,加息之举将使正在经受“新国八条”考验的房地产市场再次承压。郭田勇表示,贷款利率的上升客观上会加大借贷买房的利息成本,也会增加开发商的资金使用成本。我们也看到,此次调整后对购房影响较大的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已上调至6.80%。此外,加息对于一些过热行业、“面子工程”的贷款将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优化市场环境的效果。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工具使用,周文渊表示,尽管大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0%,但准备金率仍有上调空间。根据测算3月份超储率可能在1.5%左右,银行资金仍比较充裕。4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达到8850亿元,央行面临较大的对冲压力。不过,鉴于一季度信贷调控效果不错,预计央行对系统性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趋于谨慎,央行会更多地运用差额准备金政策,从而相应降低法定储备金率政策的使用。同时,由于央行回笼压力较大,央票一二级市场的利差已经抹平,预计未来可以通过公开市场继续大幅回笼资金。

  连平就此表示:“我维持之前认为‘本轮利率上行周期已逐步接近尾声’的判断。本轮加息已有过4次动作,最多还会有1至2次,在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5%左右的水平后,就基本与经济发展程度和需要相匹配了。”

  他进一步解释说,一方面,全球经济发展态势不稳、灾难频发,这可能进一步影响我国经济运行。连续利率上调可能会导致对利率比较敏感的中小企业承受较重压力,也可能进一步加大中美利差,从而带来外汇占款增大;另一方面,我国物价上行压力有望于年中6、7月份见顶,全年出现恶性通胀的概率较低。因此,从我国应对通胀和保持经济增长的各方面影响和综合因素来看,不存在持续大幅加息的必要。牛娟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