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巴西加息至12% 新兴经济体艰难应对输入型通胀

2011年04月22日 09:16 来源:中国证劵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巴西央行4月20日宣布,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2%,以抑制国内通胀局势,但此次加息幅度低于市场预期的50个基点,表明该行顾虑过度升息会加速资本流入进而推高本币币值。

  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负面溢出效应近来日益明显,导致美元节节走低,并推动国际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屡创新高,包括巴西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正在艰难应对输入型通胀的冲击。

  巴西通胀形势依然严峻

  为抵御通胀风险,巴西央行今年以来已连续三次提高基准利率,巴西也成为全球利率水平最高的主要经济体。不过,尽管如此,巴西国内通胀局势依然严峻。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中旬,巴西通胀率指标IPCA按年率计算升至6.44%,逼近巴西央行通胀目标区间上限——6.5%,且创自2008年11月份以来最大增幅。燃油价格和食品饮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是推动整体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汽油价格和柴油价格年率增幅分别达4.28%和16.4%,远高于3月份同期的0.76%和4.68%。

  巴西央行在20日的货币政策声明中强调,为了将巴西今年通胀率控制在政府制定的目标内,必须对货币政策作出必要调整,而控制通胀将成为巴西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主要任务。巴西央行还预计,该国今年的通胀率或将达5.6%,而明年的通胀率将降至4.6%。

  分析人士认为,巴西央行此举发出了一个明确信息,巴西重视维护宏观经济的建康运行,控制通胀已经成为压倒一切的首要问题。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巴西利率水平已处于世界最高水平之列,如果继续调高将影响经济增长。

  加息与管制“双管齐下”

  巴西央行此次加息幅度意外“缩水”,使市场人士认为,巴西央行正陷入通胀和本币升值的“两难处境”当中,即继续扩大升息步伐容易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从而推动本币走高,损害当地制造业和出口。数据显示,雷亚尔兑美元汇率自2008年年底以来已累计上涨幅度已超过45%。单单在过去一个月时间里,雷亚尔兑美元汇率已累计升值约6.4%。

  而巴西官员对进一步紧缩政策表现出谨慎姿态。巴西央行行长东比尼20日表示,缩小加息幅度主要是因为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充满不确定性,而巴西经济也有可能会出现增长下滑。巴西财政部长曼特加18日表示,巴西已经采取的紧缩政策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将显现出其效果,政府将会继续采取措施抑制本币升值。

  今年3月,巴西财政部宣布,对该国银行及企业的一年期以内短期外债征收6%的金融交易税(IOF),4月份,财政部将征税种类扩大至两年期的中期贷款。而在去年,巴西财政部还对外资投资国内债券收益征收IOF。但上述种种措施皆难抵挡弱美元和套息交易的“进攻”。

  新兴经济体普现输入型通胀

  陷入这种“两难处境”的新兴经济体并非只有巴西。由于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高,印度当前通胀水平高达8%以上,尽管印度央行多次上调了基准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有“世界加油站”的俄罗斯虽然在今年2月底加息25个基点,但由于受去年旱灾影响以及投资者看多能源市场,外资持续涌入该国,俄罗斯通胀率也始终徘徊在8%左右。

  本周,泰国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2.75%。该行表示,由于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趋势持续,该国将在下半年面临通胀高压。在上周,韩国央行和印尼央行暂缓了加息步伐,尽管两国通胀率均处于近年新高;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则上调了新加坡元对一篮子不公开货币的波动区间中值,以控制国内通胀局势。上述几国自去年以来,分别出台了诸如资本流入征税、规定投资最低持有期和外债敞口征税等资本控制措施,以应对资本流入和本币升值。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美联储迟迟未采取货币正常化政策,流动性的过度泛滥与美元的节节走低,实际上已对新兴经济体构成强大压力,投机势力通过推高非美元货币如新加坡元和雷亚尔的币值,削弱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乃至制造业竞争力;同时可以通过国际套息交易在新兴经济体本币升值中获益。

  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能源价格大多以美元计价,商品价格与美元走势近期实际上已显示出强负相关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也将推高新兴经济体的通胀水平。在21日的亚洲汇市中,美元指数跌破了74,近期跌势恍如走进单行道。与之相对应的是,澳元兑美元在亚市盘中上探至1.0773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样作为商品货币的加拿大元则创过去3年半新高。另外,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站稳每桶110美元上方,国际黄金期货价格也进入“千五时代”。本报记者 吴心韬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