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理财产品"短打"收益几何? 年化收益率存误区

2011年05月06日 09:4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相比清明期间短期理财产品的火爆销售情况,记者从中山各大银行获悉,理财产品在“五一”小长假“短打”收益相对较少,但仍然受到不少投资者的热捧。业内人士透露,相比第一季度高达5%以上的年化收益率,目前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有小幅下跌,三个月以下“短打”产品收 益 约 降 至3%—4.5%不等。

  那么,市民手中的资金放在银行中短期“度假”收益几何,“五一”节后闲置资金该何去何从?多位业内理财师接受采访时表示,市民选择时应更为理智谨慎,投资理财产品应以资金的流动性进行区分,“短打”产品更适合手持流动性闲置资金的理财投资者。

  年化收益率存在误区

  市民王小姐在“五一”前购买了20万元某银行的7天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3.8%。昨日,王小姐购买的理财产品到期,让她始料未及的是,该产品的结算收益仅为200000×3.8%÷365×7=146元,而不是她预期的200000×3.8%=7600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短期理财产品到期后,不少投资者都遭遇了这样的尴尬。年化收益率让不少市民进行“短打”理财产品投资时,都存在这样的误区。

  另一方面,记者了解到,相比今年3月份以前的短期理财产品,目前“短打”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普遍降低。以某银行3月份发行的87天理财产品为例,其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4.7%,而“五一”节后发行的同时限理财产品,收益率则普遍降低了近1%。

  “年化收益率并不是实际收益,王小姐只投资了该产品7天,收益金额就应该是年化收益的7/365,也就是146元。”广发银行相关理财师告诉记者,“短打”近期来的持续热销,也让许多投资者逐渐清晰了年化收益率的计算方式,投资更趋向理智。

  真空期摊薄“短打”收益

  相比投资者对年化收益的熟悉程度,“短打”理财产品的发行期和滞后期等却常常被市民忽略。而短则四日长则十余日的这个“真空地带”,却恰好摊薄了短期理财产品的高收益。

  记者调查发现,3个月以下的短期理财产品在收益日之前,还存在4日至14日不等的发行日;而收益到账日之前,还存在2至7个工作日不等的回款滞后期。也就是说,为获得“短打”理财产品的收益,市民手中的资金至少要面临6日以上的闲置,这也将显著拉低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工商银行理财经理谭玉兰告诉记者,为避免投资者资金的长期闲置,市民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应更为理智,“长期闲置资金为获得更大收益,更适宜用于贵金属、基金、房产等投资领域。”她同时向记者透露,频繁转投短期理财产品,投资者不仅会受资金到期时间的限制,转投产品时的衔接时间也会蚕食理财的收益。记者 覃素玲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