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四月CPI数据发布 引发五月加息分歧 (2)

2011年05月12日 09:0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表示,4月份的CPI还处在较高位,主要是因为推高物价的各种因素大都继续存在。例如:国内流动性仍然比较充足;有关从成本方面拉升物价的因素,如原材料价格与劳动力工资的上涨也仍然在发挥作用;从外部看,国际输入型通胀对CPI的压力较大。

  “虽然不少分析都认为今年的物价走势将出现前高后低的情况,但依据以往的经验,绝不可轻言这种情况的出现,而盲目乐观。总的来看,当前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物价仍会保持在高位,而且不排除再度继续上行的可能性。”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就调控政策的运用而言,目前治理通胀的一揽子调控政策还需不折不扣地继续执行下去。5月3日,央行发布《2011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就表明了在目前通胀高企的严峻形势下,确保货币政策执行连续性的意图。只有这样,才能为完成今年4%左右的物价目标提供尽可能的保障。”

  莫尼塔(上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经济学家乔永远也表示,输入型通胀压力并没有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变化而减弱,断言国内通胀压力缓解为时尚早。考虑到未来几周食品价格增长将回归季节性规律,他们将上调二季度CPI预测到5.1%,全年CPI预测也相应上调至4.7%。

  鲁政委更是提醒说,去年10月至今,已有4个月非食品价格的环比涨幅创下了1997年以来历史同期新高。今年蔬菜价格比往年“跌得更快”,目前来看,5月蔬菜价格下跌的压力依然大,这可能加剧6月及其之后月份的物价上涨压力。

  争论

  各方对5月是否加息有分歧

  由于对4月份CPI数据解读角度不同,有些学者认为数据预示未来向好,另一些学者认为通胀压力仍大,市场对短期,具体来说是5月份中央银行会不会加息的判断分歧严重。

  北京领先国际金融资讯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董先安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中国当前政策继续将调控物价作为首要选择,但随着通胀压力明显缓解,伴随经济放缓,调控力度将内生放松,以成功实现软着陆。

  鲁政委也表示,考虑到紧缩政策正在收到成效,工业生产已出现放缓,而且一些有影响的高层政策官员认为通胀下半年会出现回落,我们倾向于认为:5月份不会加息,但仍可能上调1次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孙咏梅持相反观点。她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4月数据显示,尽管我国经济运行趋势向好,市场活跃,投资动力较强,但也存在CPI高企、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居民消费能力不足等问题。仅仅依靠增加银行存款准备金是有限的,今后的货币政策应着眼于减少货币的市场投放,加大回笼资金的操作,以减少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王大树也说,就我国而言,控制通胀真正有效的手段是利率政策,价格手段比数量手段更有效。调高存款准备金只是影响货币供给,不影响货币需求,银行可以多吸收存款,现在存在银行间挖墙脚的现象,比如银行在月末推出短期、高回报的理财产品。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到达高点,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中国银行总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经济师周景彤表示,当前我国CPI整体上还在高位上运行,食品价格上涨较快,非食品价格上涨也没有减缓。

  从各推动因素来看,PPI回落幅度较小,且还在向CPI传导;大宗商品价格虽有跳水,但是预计未来大宗商品的价格还会走高,输入型通胀压力会持续拉动CPI走高;另外,美国也还有可能出台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在大地震后也释放了大量货币。所以预计至少在5、6月份,CPI涨幅还会在5%之上。

  因此,周景彤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预计:二季度内还会有次加息,也有可能是在5月份。他说,虽然加息有一些弊端,但是整体上看利大于弊。尤其是考虑到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再往上提的话会削弱银行融通资金的功能,加息就更有必要。(方烨)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