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夸大收益不提风险 银保纠纷不断

2011年05月20日 07:2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银行客户原本是去银行存款,怎么稀里糊涂地就“被”买了保险?银行工作人员在业绩压力下,银保销售误导频发“存单变保单”现象并不鲜见。针对这种情况,中国保监会和银监会日前联合发布了《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对银保销售问题进行规范。

  变脸 存款“成了”保险

  某高校大学生张丽娟(网络账号名)于2010年3月2日到农行四川分行成都金牛区支行某分理处“存入”3000元,这是她下一年学费的一部分。她一直以为办理的这个业务就是“存款”,直到2011年3月通过一个电话她才知道购买的竟是“保险”。

  张丽娟在口碑理财网投诉板块发帖称,当时在她去农行办理存款业务时,一位银行的工作人员询问她是不是要存款,随即向她极力推荐一种新型理财产品(生命腾飞两全保险B款分红型),称该产品每年有分红,且赠送“医疗保险”,比存定期收益高很多“我问工作人员产品有没有风险,她说是保本的,到期退本金加上所存金额的15%,再加上分红;我又问她5年内我可以随时取吗?该工作人员说‘可随存随取’。”张丽娟称。张丽娟相信了该工作人员,购买了这款理财产品,在该银行存入了3000元。

  直到2011年3月,张丽娟接到一个电话称“你留的银行卡卡号是错的,我们没法扣钱”。她才搞清楚自己购买的不是理财产品中附带保险,而是购买了保险。张丽娟须每年续存3000元直到保险期结束,若现在取出钱,将损失不少。

  和张丽娟有着类似经历的投资者不在少数。《经济参考报》记者通过查询口碑理财网上的案例发现,这类案例有一些共同特点:基本上是投资者在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被银行工作人员拉住,这些工作人员以“收益比定期存款高得多”“还能享受分红”等作为诱饵来说服投资者把钱“以理财产品的形式存入银行”,但不提该产品为“保险”。而投资者在尚未了解清楚的情况下,便稀里糊涂地签了字,购买了产品。有的投资者是回到家仔细看了合同才回过味来,有的则像张丽娟一样,过了好久才“如梦方醒”。

  共识 银行责任不可推卸

  口碑理财网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存款变保险,银行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银行首先是一家有信誉的金融机构,客户对于银行工作人员非常信任,这就给了银行工作人员以可乘之机。一些银行工作人员为了完成任务多拿提成,把保险宣传成所谓的“存款计划”或“投资计划”。由此,商业银行首先应当加强自身的员工教育,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另外对于误导的行为也应当加大惩罚和处理的力度,一旦客户得知被骗,损失的还是银行的信誉。

  而针对银保销售误导频发、“存单变保单”现象时有发生的情况,中国保监会和银监会日前联合发布了《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以下简称《监管指引》),对银保销售问题进行规范。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称,出台《监管指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进一步明确银保双方的责任划分,防止责任不清相互推诿,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消费者利益,解决消费者购买银保产品出了问题后,不知道该找银行还是保险公司,维权难度大的问题。

  陈文辉表示,《监管指引》明确了商业银行是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实施主体,负责在银行网点直接向客户销售保险产品,对销售过程承担管理责任,对误导销售、错误销售等行为负责。保险公司负责向银行提供保险产品、培训和相关服务,保险公司银保专管员的责任是向银行提供培训和售后服务。而在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陈文辉强调银保双方应建立重大事件联合应急机制,实行首问负责制。所谓“首问负责制”,是指在客户提出投诉、退保等要求时,无论客户先找到保险公司还是先找到银行,保险公司和银行均应第一时间积极处理,妥善接待客户,不得相互推诿,延误解决问题的时机,导致事态扩大。

  提醒 区分销售渠道是关键

  口碑理财网提醒投资者,销售渠道是区分存款还是保险的最直接渠道。银行存款的操作是在银行窗口内,在你进入银行到窗口之前,除了填写存取款单之外是不会有别的东西让你阅读的,同时存取款单也非常简单和常用。但是银保产品的销售渠道往往是在大堂经理处,就是说和你接触的人是在银行柜台外。

  另外,口碑理财网表示,银行存款的利率是一定的,一旦听到“比银行存款利息高”这类的话时就要保持警惕,如果还听到“送您疾病、身故等保障”则多是保险。“有些产品所谓的高利息是预期收益,但是会有一行肉眼都看不到的小字在收益表下方,上面写着‘预期收益不代表实际收益,具体收益情况以我公司公布为准’。因为这行字很小,不用放大镜恐难以看清,这也就成为了保险公司忽悠客户的利器。”口碑理财网称。记者 张莫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