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居民储蓄大“搬家” 银行理财上演“吸金大法”

2011年05月22日 14:26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本来打算把积攒下的10万元钱存定期的柳女士在银行柜台前犹豫了,银行推出的一款半年期预期收益率在4%的理财产品吸引了她。在比较了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并简单咨询了银行理财师后,柳女士把10万元钱都买了这款理财产品。一家商业银行理财师告诉记者,4月该行即销售理财产品约40亿元,创下了近两年来的新高。“现在的理财产品,只要利率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都很好销售。”

  存款利率跑不赢CPI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杜征征认为,居民存款出现减少与负利率有关。虽然经过几次加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25%,但4月份全国CPI同比涨5.3%。也就是说,老百姓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还是跑不赢物价上涨。负利率使得老百姓将资金分散到更多的投资渠道,如购买信托类理财产品、银行超短期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规模暴增

  今年理财产品发行爆发式增长超出了市场预期。常规上,一季度属于发行淡季,但有统计显示,今年前3个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达到了3691只,同比增加1777只,增幅达107.71%;发行规模约计4.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约2.92万亿元人民币。这一规模已经超过2010年全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的一半以上,发展势头迅猛。自去年11月起,理财产品每月的发行数量都维持在1000只以上,今年3月份突破1300只,令发行进入快车道。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同去年同期1.25万亿的规模相比,今年规模简直令人“咋舌”。他分析认为,理财产品的火爆,固然与信贷规模收紧、银行发力中间业务有关,但从需求来看,负利率的资金环境,迫使居民寻找收益更高的投资渠道。同时,国内外经济不确定性,使高净值人群风险偏好不断降低,也是理财火爆的原因。

  短期理财收益上调

  “我们最新推出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期限是56天,预期年化收益率3.4%,收益率比之前有所提高。”当记者咨询银行理财产品时,工行马连道一家网点的客户经理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提高预期收益率已成为近期银行理财市场的普遍现象。比如,中行将中银日积月累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已从1.68%提高至1.8%。招行 “金葵花”节节高升——招银进宝之贷里淘金理财计划的预期最高收益率,已从之前的3.50%提高至3.75%。中信理财优债计划预期最高收益率,也由3.50%提高至3.60%。

  多家银行理财师反映,市民更青睐短期产品,但是一味追求高收益率的状况明显。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个金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市场调研,发现客户普遍偏好中短期、低风险理财产品。今年尤其偏好流动性较好的理财产品,短期理财产品因为流动性好比较受欢迎,该行网点的短期产品发售大大超过去年。

  银行抬高理财门槛

  不过,记者也发现,银行理财产品的门槛明显提高,大笔资金也能带来更高的收益率。往年,银行理财产品的一般购买起点都为5万元或者10万元,而今年,起点20万元、50万元甚至100万元的产品不在少数,甚至部分银行还有起点500万元的产品面向公众推出。例如,光大银行发售的半年期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购买起点5万元的收益率为4.1%,如果购买起点达到100万元以上,收益率则为4.4%;民生银行一款1年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7%,但100万元起售;建行推出100万元起售的期限为1.5年的理财产品,其收益率高达8%至9.5%,而另一款300万元起售的期限为2年的理财产品,年预期收益率高达10.5%至12%。

  一位银行理财师告诉记者,购买理财产品对资金比较大的投资者比较划算,而对于闲置资金较少的人来说,确实较为尴尬。他称,有些客户为了获得高收益,会与朋友一起,将钱拼凑到某个数额后再去投资理财产品。“另外,投资者想买到收益率高的理财产品,可关注月末、季度末的时间点。”这位银行人士说,为了在月末或季度末吸引更多的资金沉淀银行,银行往往会抬高收益率。

  提醒

  理财产品也有风险

  理财产品其实也有风险,一般标明的年化收益率通常为“最高收益率”,并不等于实际收益。而且理财产品是“非保本的”,即银行不承诺一定会保本。虽然银行往往声称从未有过亏本的先例,且会指出通常情况下会达到标明的年化收益率,可是真实情况常常并非如此,因投资理财产品而亏本的情况确实存在。

  另外,购买理财产品后,不能中途退款。同时考虑到4%的通胀率,是否投资理财产品,需谨慎斟酌。 “虽然对于债券和货币市场的产品来说,绝大多数都能实现预期收益。但投资者仍需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注意相关条款,谨慎购买,避免掉入高收益陷阱。”建行理财师王岩提醒投资者。  熊焱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