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专家唱多中国经济 原材料期货"钱景"光明

2011年05月30日 12:42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5月以来,大宗商品期货价格遭遇较大级别调整,这让不少投资者心中出现动摇。大宗商品期货的回调何时结束?后续市场动力何在

  在5月28至29日举行的第八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专家学者一致看好大宗商品,特别是铜、钢铁等基础原材料大宗商品。这为期货投资者带来了指引

  看涨全球

  市场价格的下跌是件好事。在澳新银行商品研究总监Mark Pervan看来,持续上涨的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油价并未高到危及全球经济的程度,市场价格下跌已经挤出了泡沫,因此澳新银行将这种泡沫从市场条件中剔除。

  市场认为,价格下跌主要的风险来自于中国需求的急剧放缓和全球通胀不断上升,但他怀疑导致下跌的风险因素被市场夸大了。他指出,中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冷却”是建立在“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政策基础上,另外,西方经济体仍存在巨大的输出缺口。因此,预计商品价格将在2011年上涨32%,比2010年30%的收益更高些。

  纽约市立大学柏鲁克分校威斯曼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主任Terrence-F-Martell指出,发达国家现在正从衰退期走出来,进入扩张早期,这对于商品价格和交易量来说都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在2011年至2012年,全球GDP增长将会达到4%,这对期货价格是有利的。

  他还指出,现实中存在各种不同因素所引起的需求增长。事实上,我们应对需求增长的能力比8年前要低,如原油的库存使用比率已经从5%下降到3%,几乎下降了一半。这意味着市场上的剩余供应有所减少,所以一旦市场遭遇动荡,比如利比亚危机,就会导致价格大幅上涨。

  看好中国

  此外,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量的主要引擎,也将会是期货市场价格的主要动力所在。

  大和资本香港公司董事总经理孙明春表示:“接下来5年我们对中国经济非常看好,延续了30多年的中国奇迹还会继续。”

  Terrence认为,GDP的增长以及政府对一些领域的刺激政策会带来资源的进一步紧缺,这将进一步推高商品的价格,而随着价格的上升,将会有更多机构和投资者进入市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对整个期货产业来说是有利的。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巡视员贾银松也指出,中国现在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在工业化进程没有结束之前,我们的需求就不可能到达饱和点。

  看多期市

  Terrence认为,目前大宗商品需求的驱动主要来自中国和印度,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在基础设施上的巨额支出将对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有积极的影响。

  Terrence认为,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投资的增长也为铜、铝、钢材等有色以及非有色金属的大宗商品带来更多需求。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罗冰生表示,中钢协预测在“十二五”期间,中国GDP保持8%到9%的增长率,在这种情况下,2015年国内市场的粗钢需求将会达到6.7亿吨到7.5亿吨,也就是说,比2010年增长11.8%到25.1%,年均增长率将达到2.6%到4.6%。

  “我的钢铁网”副总经理贾良群也认为,城市化和工业化仍然是钢铁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

  就当前钢铁行业来说,罗冰生认为,目前“电荒”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钢铁行业属于耗电高、能耗高的重点行业之一,今年3月钢铁行业的耗电占全国耗电量的11.5%,占工业用电量的15.3%。对一些钢铁企业实行限电是很难避免的。进入夏季用电高峰,供电不足的矛盾将会集中体现,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可能发生在6到9月这一段时间。

  他表示,在当前钢铁生产总量过高的情况下,由于供电不足,适当的限制钢铁生产总量过快增长有一定的积极性。

  有色金属大宗商品同样被看好,除了传统需求外,自由港迈克墨伦销售公司总裁Stephen还提出,铜作为可持续性金属将成为绿色和环保的重要材料。这是今后铜需求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他举例说,现在风能是世界上最有前景的绿色技术之一。通过构造更大更有效的涡轮机,过去几年风电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里面就含有大量的铜。据测算,风力发电每兆瓦需要2.2万公斤的铜。

  因此,无论作为支持经济复苏的原材料,还是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新构成,未来基础原材料类大宗商品前景美好。《国际金融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