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踌躇满志到调整战略 外资保险边缘化发展
入世十年专题报道(一)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在这10年里,中国保险业获得了重大发展。保费收入从2001年的2100亿元急速攀升到2010年的1.47万亿元;保险机构也从10几家发展到现在的150多家。
回顾这10年,我们发现,很多当初的“设想”没有实现。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外资并没有成为可怕的“狼”,目前仍在盈利的边缘挣扎,尽管外资巨头们当初信心满满,准备在这个最有潜力的保险市场上施展拳脚。而中资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绝对的优势,也学会了如何参照国际经验经营这个市场。为何中外资公司没能发生激烈交锋,中外资公司在这10年里得到什么?失去什么?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即将于6月9日举办的第六届上海保险论坛将就此话题进行探讨。本期周刊特意策划了这期入世10年专题报道,对入世10年保险业的竞争发展情况进行初步解读。
纪云飞
入世10年间。外资保险从怀揣大展拳脚的梦想到主动进行调整战略,走过了一段高开低走的抛物线。普华永道在《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2010年)中认为,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试图拉升业绩,增加市场份额,但是并没有成功。成熟的本土保险公司和正在各地积极拓展的银行系保险公司成为外资保险公司业务竞争的强敌。
沪上某中资保险公司副总经理笑称,这一形势在10年前几乎不可想象。以前中资保险认为外资保险进入中国是“狼来了”,但事实却让大家逐渐发现,“羊”比“狼”还厉害。
外资保险对于中资保险而言,更大的作用在于标杆促进而非竞争。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许谨良表示,外资保险的进入带来了“鲶鱼效应”,改变了以往中资保险半垄断的市场格局,使得国内保险市场在开放与竞争中前行。虽然外资保险未能在业务规模上取得预期的成果,但其带来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营特色,已被国内保险兼容并蓄。
热闹般入市
2001年之前,国内保险市场仅有友邦、太平洋安泰、中宏、美亚等少数几家外资保险。除了友邦引进的营销员体制给国内寿险带来冲击外,其他外资保险尚处于市场摸索期:外资寿险忙着“拿牌照设机构”,外资财险忙着“服务本国客户”。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2005年是国内保险业全面开放之年。而在此之前,诸多海外保险巨头已经以合资的身份进入国内保险市场,如德国安联、法国安盛、荷兰国际集团、美国大都会集团以及纽约人寿等。
2004年12月11日,国内团险市场的大门轰然打开。短短一个多月,就有太平洋安泰、广电日生、中宏人寿、信诚人寿等捷足先登,拿下团险牌照,而一度被中资保险视为最强竞争对手的友邦时隔2年后才得偿所愿。
团险成为外资寿险“攻占”国内市场的试金石,也是一针催化剂。 2005年1月,中意人寿拿下中方股东中石油200亿元的团单,引爆团险地震,中方股东的价值和资源被市场重新认识。于是,市场上不乏“依葫芦画瓢”者——金盛人寿将眼光投向五矿集团众多供应商和客户;海尔纽约人寿直接将分公司开到海尔集团总部青岛,不再望梅止渴;海康人寿也很快在北京设立分公司,中海油近3万名员工无疑是很大的诱惑。
此后,外资寿险掀起新一轮扩张潮。中宏人寿等潜伏多年的外资寿险纷纷将业务触角延伸至长三角、珠三角。中外资竞争的战线也由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向二线城市转移。2005年,中英人寿和中意人寿的总部分别从广州迁往北京。此外,江苏、山东、青岛、浙江、四川、湖北、福建都分别有2家外资寿险进驻。
截至2005年12月底,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的40多家境外保险公司,已有27家在国内设立营业机构,外资保险的数量达到40家。国内保险市场全面放开,外资保险用热闹的姿态开了一个头。
市场份额低
在外资寿险大举进军国内市场的同时,一场合资寿险的股权变动也掀起冰山一角。 2005年,安联保险与大众保险的姻缘走到尽头,无意持续注资的大众保险选择离场,将股份转手新东家中信信托。许谨良指出,这是国内合资寿险遭遇瓶颈的典型例证,没有市场份额、没有预期利润,使得股东双方没有持续投资的动力。
对于保险公司经营而言,规模与盈利是目标,更是准绳。但回顾外资保险这10年,规模难上,盈利难求是其尴尬的写照。
2005年1月,保监会公布保险市场开放后的首张成绩单,市场依旧是中资的天下,而外资保险的分化异常明显。在这张成绩单上,9家中资寿险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超过97%,19家外资寿险的份额不到3%。截止今年1季度,25家外资寿险的市场份额也仅为3.4%。 2005年末,凭借中意人寿的团单,外资寿险的市场份额达到8.8%,这成为近10年来的最高值,不免让人唏嘘。客观上看,由于合资寿险的分支机构和中资寿险差别明显,作全国市场的比较有失偏颇,但即使在较早开放的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外资寿险的市场份额也从没有超过30%。
至于外资财险的处境则更为窘迫,整体上看,外资财险的市场份额一直延续下跌走势。外资财险市场份额最高时为2005年末的1.31%。 2006年上半年下滑为1.24%;2007年上半年下滑为 1.13%;再到 2008年上半年的 1.1%,2009年上半年的1.04%,2010年上半年的1.02%,直至今年1季度的1%。
“对外资而言,盈利远比市场份额重要!”沪上某外资财险负责人表示,在陆续完成分改子后,近年来外资财险其实动作很大:增资扩股、加速圈地、人事变动、增设产品等不断。不过,由于目前外资财险业务对象主要锁定于本国的关联企业或股东业务,其主要险种也以责任险或运输险等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和以车险为主的中资财险抗争。
利润追求难
“真正在国内市场赚钱的外资,不是成立合资公司,而是参股中资保险。因为具体至外资保险的管理权,或者中外各半,但是冲突不断;或者旁落外资,但是水土不服。”在谈及外资保险盈利难的瓶颈时,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如是表示。
统计显示,2010年近7成合资寿险经营亏损,合计亏损额达到17.2亿元。盈利合资寿险公司包括中宏人寿、太平洋安泰人寿、信诚人寿、中意人寿、友邦保险、招商信诺人寿和中英人寿。绝大多数合资寿险公司还是亏本经营,经营超过10年的中德安联人寿与金盛人寿去年分别亏损2.94亿元和7689.2万元。
太平洋安泰人寿董事长施解荣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寿险公司7年盈利通常是在市场相对成熟、金融环境比较稳定、寿险公司遵循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的一种预测。国内保险市场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各家寿险公司的经营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不尽相同,以致在机构、队伍建设和业务发展重点等方面都有比较大的差异。 “如有的外资股东坚持追求产品利润率及稳健经营,但某些中方合作伙伴基于资产短期增值,要求保险公司在新产品投放、渠道建设与分支机构布局方面加快速度,反而忽略经营利润。 ”
郝演苏指出,从股东结构看,绝大多数外资寿险公司采取“金融+实体”的股东组合模式。结果就是,有些外资寿险公司是外方股东当家,有些则是中方股东干预经营。由于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的经营方式差异较大,因此很容易导致寿险公司在管理和决策产生波动。作为金融机构来说,业务规模越小,抗风险能力就越弱,盈利就越难。
战略大调整
2008年的AIG危机,使得外资保险的代表友邦保险快速失去与中资保险抗衡的底气和资本。在香港单独上市之后,友邦正在经历品牌重塑和业务重组。但就是在这样的态势下,友邦保险的市场份额依旧在外资寿险中领先,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友邦的底蕴雄厚,但另一方面显示出其他外资寿险发展的乏力。
金融危机使得外资开始重新审视在国内保险市场的策略。苏黎世保险的高管在回答境外媒体对于苏黎世集团参股新华人寿和设立苏黎世保险所获得的不同成果时坦言,从收益上看,参股中资保险确实取得一定成果,但外资进入国内保险市场也有一个摸索的过程,并需要根据政策的变化边走边看。此言可谓道出众多外资保险的心声。
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成为退出国内保险市场的先行者。改制后的光大永明人寿立刻实现业务的大发展,中方股东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不再是“带着外方股东的镣铐跳舞”。纽约人寿、荷兰国际集团紧随其后也退隐。还有不少选择持股而不退出,如法国安盛之于金盛人寿、澳大利亚康联之于交银康联人寿。瑞泰人寿在经历多任股东变化之后也基本趋于中资化。
根据普华永道的调查显示,外资保险最大问题之一在于难以在全部职位找到合适的人,尤其是高管、精算人员以及分支机构和中层管理人员。员工流失率更是让他们头疼,有7成外资保险公司反映员工流失率在10%到24%之间。
“保险业还有进一步开放的空间,有竞争才能发展,我们必须创造条件让外资能够把更多看家本事拿出来。 ”郝演苏指出。但面对众多外资从10年前的高调入市到如今的无奈退出或者股权稀释,对于国内保险业而言,是喜还是忧?保险业全面放开的宗旨,又达到了多少呢?这一切恐怕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