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痛”中探路转型升级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不是温州民营经济的代表力量,必须提升传统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培育出新的产业,提高品牌附加值
“虽然不能说比2008年金融风暴时还困难,但今年经营的要素压力的确多了很多。”温州一家金属材料公司的老板说。
在各种成本不断向中小企业挤压下,一些传统行业的增长已经陷入持续低迷。黄寿君坦言,部分高能耗、劳动密集的出口导向型行业受影响比较明显,利润增长较为低迷。今年1-3月,温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监测的制革企业(102家)、造纸企业(22家)、金属冶炼企业(80家)等高耗能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均为负增长,眼镜、打火机、制笔、锁具、剃须刀等出口导向型行业(35家)利润同比下降30%左右。
以造船业为例,温州19家造船企业的产值在1-3月同比下降4.2%,全行业亏损企业的亏损额达280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增亏800万元。目前造船行业的产能只发挥了三成,一半的企业没有订单。
“但是,温州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一季度产值25.12亿元,同比增长31.9%。”黄寿君说,这表明温州的产业结构正在优化升级,温州市政府特地设立了温州市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黄寿君将目前温州企业的困难现象理解为企业转型期的“阵痛”。企业倒闭的个案不能代表温州企业的整体状况。
“今年一季度,温州出口交货值138.04亿元,同比增长14.3%,这个指标远远好于金融危机时的数据,工业经济主要指标仍然保持在适度增长区间。”黄寿君说,不能因温州有企业倒闭,就简单认为整个温州企业都不行了。
据知情人士透露,浙江银监局和温州银监分局最新出具的一份报告认为,根据温州工商系统调查,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虽对企业融资产生了一定压力,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温州企业整体向好的发展大格局,也没有出现企业集中倒闭的现象。
调查报告认为:“一些不符环保要求的皮革、炼钢等高污染企业根据规定必须关闭,一些行业由于产能过剩也必须予以淘汰,这不应简单地理解成是温州经济出现危机的先兆。”
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末,温州私营企业注销户数534家,同比减少14.56%,但温州市在册私营企业7.32万户,再创历史新高,注册资金2063.1亿元,同比增长15.11%和28.37%。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温州中小企业的“阵痛”,表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模式已经终结。在经济周期性律动中,部分传统企业被淘汰是正常现象,必须进行产业升级、结构转型。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不是温州民营经济的代表力量,必须提升传统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培育出新的产业,提高品牌附加值。只有这样,温州的民营企业才能走出困境。(记者 周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