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专家建议:疏堵结合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

2011年06月03日 08:53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自去年6月13日国务院发文要求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至今已一年,被视为银行体系一大心腹之患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如今清理工作进展如何?随着大量地方债进入还款期,中国经济进入加息通道,尤其是当前楼市调控使得地方政府收入缩减,这些地方政府债务是否存在违约风险?

  央行刚刚发布的《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规范工作正有序推进。截至2010年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万余家,较2008年年末增长25%以上,其中,县级(含县级市)平台约占70%。报告称,2010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持续高增态势有所缓解,与上年末相比,2010年年末多个省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增速回落明显,由50%以上降至20%以下。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刺激规划。在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纷纷将组建投融资平台作为解决配套资金不足的主要渠道,致使平台贷款规模快速增加。据央行发布的统计数据,至2009年年末,金融机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约7.38万亿元,同比增长70.4%。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虽然对弥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平台举债融资规模迅速膨胀,运作不够规范,一些地方政府违规或变相提供担保,偿债风险日益加大。加之一些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意识薄弱,对融资平台公司信贷管理缺失等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平台贷款的信用风险和平台自身的风险,给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不稳定因素。

  正因为此,去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并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通过对融资平台公司的权利和责任作出明确规定,并对该类公司运营进行规范,避免了风险进一步扩大。

  虽然此份报告并没有提供有关最新贷款规模的具体数据,但根据其中“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30%”这一说法,记者以2010年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47.92万亿元测算,平台贷款规模应在14.4万亿元左右。据记者了解,该数据高于此前市场的预计。去年10月,中国社科院“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课题组”发布的2010年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对地方政府债务和融资平台贷款的专项调研显示,预计2010年年末平台贷款余额约在9万亿元~10万亿元。这表明,虽然平台贷款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但余额总量的增长仍相当可观。

  不过,对于14.4万亿元贷款规模,一位业内人士并不认可。她分析说,这一数字超过财政部和审计署此前的统计,“很可能是统计口径出现了问题”。她认为,央行区域金融运行报告的数据来源于各地上报的数据汇总,而各地在定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一问题上看法不一,“比如,有些地方把凡是地方政府入股的都划为平台范围。”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这一数字不太可能。

  根据央行对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情况的专项调查显示,各地依靠财政性资金偿债的公益性项目融资平台公司已得到重点清理规范,贷款平稳收缩。此外,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管理政策,从原先过度依赖地方政府信用逐步向落实抵、质押担保措施转移。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放的贷款以抵、质押方式为主,采取信用方式发放的贷款占比有所下降。并且,约五成以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投向公路与市政基础设施,此前市场所担心的平台贷款向土地储备集中的情况有所缓解。

  不过,通过调查也可以清楚地看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依然普遍存在额度大、期限长、用途监督存在一定困难的问题,其中5年期以上的贷款比重超过50%,其中的信用风险引人关注。再加上部分平台运作机制不健全,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自身风险也不容忽视。

  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隐藏的巨大风险,目前各方面意见不一。一些投资者认为,随着利率不断走高,规模庞大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将带来银行信贷风险的迅速上升,同时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降低了地方政府的收入,进而会降低其负债偿还能力,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对此,鲁政委表示,即使真如市场传言,有3万亿元可能违约的地方政府债务需要处理,以银行当前盈利能力,承担其中一部分风险应不是问题。另外,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并非大家想象得那么弱。“仅地方政府拥有的资产价值就远超3万亿元,通过出售地方国企股权就能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出售股权、引入民营资本会有可观的溢价。”他说。

  从长远来看,要解决公共事业资金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与各地方政府财力相对不足的矛盾,还需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则要疏导地方建设资金需求,积极探索地方政府以市场化方式融资加强债务管理的制度安排,有效发挥市场对地方政府举债的监督约束,改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而所谓“市场化方式融资的制度安排”,即报告中所提到的“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的筹资方式”。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清华大学金融高端讲坛上演讲时指出,“市政债+财产税”的组合,有助于解决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融资问题。

  “当前融资平台债务正在进入偿还期,加上保障房建设资金的压力,地方政府资金捉襟见肘,因此,市政债券很可能就在近一二年内推出。”鲁政委告诉记者。记者 谢利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