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卡时代”乱象丛生 卡之乱何时了?

2011年06月03日 10:56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核心提示:

  最近中央7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对商业预付卡购卡实行实名登记。对此,有赞成,也有质疑,但“卡时代”的混乱现状是不争的事实。一张小小的预付卡,早已成为洗钱套现、偷逃税款、受贿腐败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载体,消费投诉的重点对象。“卡时代”的规范发展,迫在眉睫。

  身份神秘、一再遭禁的预付卡,如今在各大商场、超市、餐厅等消费场所极为常见。

  因具有匿名办理使用、结算和携带方便等特点,预付卡串起一条庞大的灰色利益链,处在链条上的商家、第三方发卡机构、消费者、黄牛党各得其利,使预付卡侵权纠纷频繁发生,甚至成为行贿受贿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温床。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监察部、财政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购卡实名制”是其中最大亮点。

  那么,它真能改变“卡时代”的混乱现状吗?

  卡乱事件何其多

  在国家药监局器械司原司长郝和平受贿的钱物中,有价值50余万元的预付卡;

  在山东省发改委能源交通处原副处长陈学伟收受的50余万元贿赂中,有价值22万元的预付卡;

  在安徽省临泉县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杨华杰收受的260余万元钱物中,有价值4.4万元的预付卡;

  而最为典型的,当属嵊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杜洪苗,除一只手表外,他十几次受贿的都是预付卡,共计18万余元。

  热衷收受预付卡的还有安徽省黄山市政协原副主席吴洪明、浙江省审计厅经贸审计处原助理调研员钱小龙等人。

  “洗赃易”、“办卡易”、“交易易”,预付卡的“三易”使其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腐败案件中,成为行贿受贿的“新宠”。2007年至今,北仑区法院审结12起预付卡涉贿案件。今年以来,北仑区法院已审结两起贿赂案件,全部涉及预付卡。

  事实上,“卡时代”的混乱,在涉及面更广、影响力更大的消费领域,尤为严重,并呈愈演愈烈之势。更有甚者,以预付卡之名,行诈骗之实。今年“3·15”前夕,我省各级工商部门发布的“2010年消费维权案例”中,大半涉及预付式消费投诉,且多是群体性投诉。

  “在没有任何告示的情况下,嘉兴海联纯净水有限公司在海宁的‘波旺’送水点突然关门,企业负责人不见踪影。接踵而来的是当地多达300多名消费者的投诉。”据海宁市工商局、消保委调查统计,“波旺水票门”事件受害消费者共持有“波旺”水票两万多张、水桶1000多只,价值总计15多万元。

  嘉兴市消保委秘书长金建德透露,去年嘉兴发生两起大规模的群体性消费维权事件,涉及消费者数百人,涉及金额在百万元之巨,均是预付式消费惹的祸。

  被列入杭州2010年消费维权典型案例的杭州杰司特健身有限公司侵权案。健身卡原价1500元,团购价只要88元,短时间内1300多名会员涌入,导致服务质量骤降,黄金时间健身、洗澡均需排队,原先的贵宾、会员权益受损,纷纷要求退卡,双方协商未果,一度出现砸店的暴力事件。

  此外,因种种原因未向消保委投诉、无奈之下吃闷亏的预付式消费受害者更是无法计数。

  利益作祟成祸首

  预付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营发卡机构发行,可跨地区、跨行业、跨法人使用的多用途预付卡;另一类是商业企业发行,只在本企业或同一品牌连锁商业企业购买商品、服务的单用途预付卡。

  当前,预付卡的使用范围日益广泛,几乎覆盖社会消费的所有领域,如百货、超市、旅行社、餐饮店、家居建材中心、洗衣店、美容美发店、药店等。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预付费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而2009年市场规模已超万亿元人民币,预付卡市场规模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速。

  联华超市2010年财报显示,流动负债中的“凭证债项”87亿元,而公司2010年总营业额为258.87亿元,照此计算,预付卡预收款超过总营业额的三分之一。

  由预付卡市场产生的巨额现金流,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沉淀资金”,对于发卡的商家来说,由于缺乏监管,其中存在巨大的操作空间。尤其是一些小企业发行的预付卡,根本没有保证金缴付、没有任何担保,一旦出现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就无法保障购卡人的权益,给消费者带来巨大损失。

  上海学者王莹认为,尽管预付卡市场存在一定的风险,却仍然屡禁不止,主要是因为它有着近乎完美的“利益链”,从发卡、售卡机构到购物卡使用者、倒卡黄牛,甚至是送卡行贿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利益点。

  对商家而言,不仅预付卡销售额占总额的比重很可观,商家还可利用这笔没有监管的资金来投资获取暴利,或直接用预付卡因过期、损毁、遗失等缘故而沉淀的大量资金谋利;对行贿受贿者而言,这种方式更方便、更隐蔽,心理负担大大减少;对“黄牛”而言,则可以大赚差价、轻松获益。

  专家还指出,商业预付卡在减少现钞使用、便利公众支付、刺激消费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也存在监管不严、违反财务纪律、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公款消费和收卡受贿等突出问题,严重扰乱税收和财务管理秩序,助长了腐败行为。

  规范发展需监管

  除“购卡实名制”外,新规还明确规定,“非金融机构不得发卡”,“购卡5000元以上须转账支付”,“卡片有效期不得少于3年”等等。

  但不少分析人士发出疑问:仅凭这一新规就能彻底杜绝“腐败用卡”、“借卡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就心存疑虑地指出:“处于‘灰色地带’的预付卡其实很难监管。仅从‘预付卡实名制’这一点来说,很早之前相关部门就曾出台过多份文件。”

  早在1995年,国务院纠风办就曾发出通知禁止使用购物卡;1998年至2001年期间,国务院纠风办及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也曾数次发出通知,禁止印刷、发售、购买和使用各种代币购物卡;2011年4月,国务院第4次廉政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对收送各类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的,以收送同等数额的现金处理。此外,在《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52个“不准”中就包括了不得接受“购物凭证”。

  “发卡商利用卡内巨额沉淀资金赚钱,已成为业内公开秘密;购卡者利用商业预付卡行贿,更是腐败滋生的温床;而利用商业预付卡洗钱、套现、偷逃税款等行为也参杂其中。”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认为,对预付卡行业进行整顿、实行实名制,能从一定程度上会对这条产业链起到一定的“漂白”作用,但往往说得比较容易,具体实施很有难度。

  专家还认为,要让新规产生效果,必须强化执行力和监管,必须将预付卡纳入金融管理体系实现“阳光化”,必须针对发卡、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予以配套的法律规范,实施全面有效的监管,从源头上切除与相关利益集团环环相扣的利益链条。

  至于预防行贿受贿,预付卡实名制只是治标,更重要的是要从行贿受贿人本身入手监控和干预,清理滋生受贿腐败的土壤,才是治本之道。

  (本文系采写并整合人民日报、新华社等相关报道而成)

  本报记者 朱海兵 通讯员 何智杨 整理采写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