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7日电 中新网金融频道获悉,香港经济导报近日刊登顾列铭署名《日本经济震后之震》文章指出,日本经济如今已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萎缩,符合使用得最为广泛的衰退定义,这场自然灾难和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危机,还在继续大规模地扰乱着日本的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经济衰退成定局
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9%,几乎是经济学家预测的降幅的两倍。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表示,由于受到地震影响,日本经济前景黯淡,预计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连续出现下滑。
在罕见的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三重打击下,众多企业部门或完全停产是日本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地震破坏了日本东北部的核能电厂,导致电力供应紧张以及供应链中断,随着夏季的到来,供电紧张的局面可能会加剧,或将延长企业停产的时间,预计生产中断的现象会延续到8月份。
地震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可能拉低日本经济增长率3~5个百分点,今年负增长已成定局。比如,日本汽车行业一直采取零库存动态管理的生产方式,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一旦某一零部件的供应链断裂,就会导致整条生产线停顿甚至全行业停产。由于停产,日本全国全年销售将减少10~20%。4月,日本出口汽车下滑到自1979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第二低的水平。
同月,日本对美国的出口在相比一年前下降了23.3%,是自2009年10月份以来最大的降幅。对欧洲的出口也下降了10.7%,是三个月以来的首次下降。日本经济如今已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萎缩,符合使用得最为广泛的衰退定义。
重建资金从何而来
那么钱从何来?日本政府考虑的财源主要包括:通过暂缓上调育儿补贴、冻结高速公路免费计划、撤销高速公路“节假日1,000日圆封顶”计划、削减部份政府开发援助项目,筹措出约5,500亿日圆;挪用政府此前承诺将国民基础养老金国库负担比率由三分之一提高到二分之一而筹备的约2.5万亿日圆。
迄今日本政府筹钱的渠道也就两条,即增税和发债。如果这事放在其它国家,也许并不成问题。但放到日本,问题就大了。
在日本这样的国家,增税显然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为增税找出合情合理的理由,并据此制定相关法案,只有在法案获得国会通过成为法律后,才能付诸实施。而在审议过程中,在野党的政治家们如果较起真儿来,短说拖个十天半月,长的话就可能不知耗到猴年马月了。此次日本政府为抗震救灾而制定的法案有17个之多。即使相关法律付诸实施,要把税款真正征收上来,又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增税手段显然耗时太长。
那么发债呢?截止2010年年底,日本政府债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10%。日本财务省指出,由于大地震的灾后重建还需要大笔的资金,因此,到2011年末,国家债务总额估计将达到1,002万亿日圆。进一步增加国债发行规模,必然引起日本国债利率上涨。原因很简单,没有诱人的利息,国债的吸引力必将大打折扣。但是,利息上涨必然进一步加大政府的还债负担。显然,发债之路也不好走。
祸不单行的是,5月31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警告,由于市场担心日本长期经济增长疲软无法增加足够的税收以偿还债务,穆迪可能考虑下调日本的主权信用评级。
穆迪当天将日本信用评级列入可能下调的观察名单,这意味着未来三个月中,穆迪完成评估后,可能将日本现有的Aa2级信用评级下调。
而在5月27日,另一家重要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已经将日本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为“负面”。惠誉说,日本震后重建和核事故处理可能导致国家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如果日本政府不能及时出台有效的财政改革方案,不排除下调日本主权信用评级的可能性。
此前,穆迪和标准普尔公司以类似理由将日本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为“负面”。
破窗效应难出现
距离日本“3.11”地震已经过去整整80天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日本经济经由灾后重建而再次崛起的机会正在渐渐消失。
现有经济数据显示,日本经济要在今年晚些时候实现“V”形复苏的态势并没有改变,但是由于日本政府未能抓住机会凝聚人心,也没有表现出在治理危机的过程中创造奇迹的能力,预计日本经济长期仍将维持“L”形走势。
对于日本长期经济走势不乐观,主要有几方面原因。首先,灾难的潜在破坏性超出预期。目前,核危机阴云仍然未散,特别是问题核电站的脆弱性以及核污染物的处理等问题至今没有可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这不仅给核电站周边地区及海域的生产造成影响,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加大人们对于日本地区环境安全的担忧,后者可能带来的潜在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其次,日本政府在危机治理过程中表现欠佳,“十年九相”的政治动荡荡并没有因为灾难而平息,相反政党乃至政客之间的持续内耗使得人们难以看到日本经济改革及振兴的希望。
最后,在上述两个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日本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对资金和人才的吸引力都将继续其本世纪以来的下坡路,甚至有可能加速下滑,由此导致的为业空心化和两元经济现象将更加严重。
背负如此沉重压力,日本因灾崛起的希望正日渐渺茫。
日本在遭受3月11日地震和海啸的打击之后,这个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脆弱性。而这场自然灾难和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危机,还在继续大规模地扰乱着日本的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新网金融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