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GDP、CPI屡被猜中 背后藏利益“潜规则”(2)

2011年06月08日 10:40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由于基金没有自己的交易席位,只能通过券商的席位进行交易。券商的基金分仓交易就是指券商从基金分得更多的仓位。这会给券商带来两大好处,首先是可以带来大量的手续费收入,其次是产生大量的交易量,还可以提升券商的市场占有率。

  “宏观研究员拿到宏观数据准确,跟行业研究员拿到公司数据准确是一样的,如果你总是拿到的数据很准确,客户就会愿意跟着你做。”他说,不仅仅是对基金,对于其他大客户也都是如此。

  而预测的准确性是券商考核研究员的主要指标之一,能更早、更快地获得数据体现了研究员获得信息的能力和研究能力,这将直接与奖金挂钩。

  “券商会有一部分奖金对研究员进行奖励,更准确的预测将可以让研究员分得更多的奖金。”上述人士表示。他进而透露,其实一些信息并不总是会体现在研究报告中,研究员更多的是通过短信、MSN、网络等工具来传播数据。

  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中国的数据“神算子”们究竟如何做到“先知先觉”?

  据记者了解,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的经济数据在正式发布前,会被提前提供给相关的宏观经济决策部门和领导层进行参考。除了数据的生产环节,涉及到数据传递链条上的各个部门也都可能是数据泄密的风险点。

  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就曾对媒体表示,提前泄露是因为太多部门在数据正式发布之前就已经看到了。

  “在统计局公布之前,个别的部门先公布了,其实统计局也是很有意见的,我们怎么控制得了。”贺铿此前对媒体表示。但数据是如何从政府部门获得,是否已经被泄露到市场上,具体的情况还不得而知。此前《经济参考报》有消息称,这次被查出泄密的人员职位不高,多是处级干部,但都是位于能提早接触到数据的核心部门。

  在前期数据获取方面,是数据制作的官员“监守自盗”,还是负责传递数据的官员“无心一瞥”?后期数据泄露时,是通过直接的权钱交易,还是通过掮客间接获得?是通过酒桌饭局“无意说出”,还是通过官员参与论坛等活动“独家披露”?这些隐秘情况都需要等待相关部门在此次查处后进一步牵出数据泄密的细节。

  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数据泄密等事件的调查重在评估是否造成对外泄密,泄密是否造成,并在什么程度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和相关损失,针对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背景

  数据泄露曾屡屡上演

  有据可查的是,2009年7月16日公布的当年上半年GDP数据,以及2008年12月份的进出口增长幅度、进出口总值就曾被境外媒体提前披露。更早之前的2008年7月,也曾有境外媒体提前公布了这些重要数据。

  去年6月9日,在一场券商的策略报告会上,一位宏观部门的专家以个人观点的方式,公布了一组5月份数据,这组数据与2天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份数据高度相似。

  去年年底,随着政府多项强力价格管制措施出台,市场预期通胀水平将大幅回落到4.3%以内。但一些顶级的券商预判断通胀压力仍然很高。中信证券在其1月初的月度数据前瞻报告中表示,预计去年12月食品价格将有所回落,但非食品价格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CPI将达4.6%;中金公司的宏观报告预判去年12月整体CPI回落至4.5%。统计局1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CPI同比上涨4.6%,PPI上涨5.9%。当日,沪指大跌2.92%。

  措施

  为防数据泄露缩短传递链条

  为防止数据被泄露,缩短数据传递链条是各国宏观经济数据部门采取的一个有效措施。

  德国和英国近年来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已降低数据泄密的可能性。比如,英国国家统计局在2008年就将其向部分官员通告数据的时间窗口从40.5小时调整到24小时。

  为减少数据被泄露的可能性,我国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接近国家统计局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统计局已经将CPI数据生产和发布的时间差从72小时缩短到48小时,并正在考虑和论证进一步缩短数据生产和发布时间间隔的可行性。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