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宗商品涨跌统计
品种 6月7日(收盘) 6月8日(收盘) 涨跌幅(%) 涨跌 单位 交易所
CRB 345.39 346.34 0.28 0.95 ―― ――
原糖 24.35 24.4 0.21 0.05 美分/磅 ICE
美元指数 73.58 73.63 0.07 0.05 ―― ――
玉米 736.4 736.2 -0.03 -0.2 美分/蒲式耳 CBOT
小麦 733.6 732.2 -0.19 -1.4 美分/蒲式耳 CBOT
锡 25850 25800 -0.19 -50 美元/吨 LME
豆油 57.93 57.79 -0.24 -0.14 美分/磅 CBOT
大豆 1394 1389 -0.36 -5 美分/蒲式耳 CBOT
铝 2687 2677 -0.37 -10 美元/吨 LME
黄金 1543.3 1537.1 -0.40 -6.2 美元/盎司 COMEX
棉花 148.63 147.98 -0.44 -0.65 美分/磅 ICE
原油 99.09 98.31 -0.79 -0.78 美元/桶 NYMEX
锌 2288 2266.75 -0.93 -21.25 美元/吨 LME
镍 22800 22539 -1.14 -261 美元/吨 LME
橡胶 400 395 -1.25 -5 日元/公斤 TOCOM
铅 2569 2535 -1.32 -34 美元/吨 LME
铜 9175 9047.5 -1.39 -127.5 美元/吨 LME
白银 37.05 36.42 -1.70 -0.63 美元/盎司 COMEX
国内大宗商品涨跌统计
品种 6月7日(收盘价) 6月8日(收盘价) 涨跌幅(%) 涨跌 单位 交易所
LLDPE 10710 10765 0.51 55 元/吨 DCE
燃料油 5032 5056 0.48 24 元/吨 SHFE
白糖 6822 6832 0.15 10 元/吨 CZCE
螺纹钢 4864 4869 0.10 5 元/吨 SHFE
玉米 2407 2407 0.00 0 元/吨 DCE
强麦 2867 2867 0.00 0 元/吨 CZCE
大豆 4475 4473 -0.04 -2 元/吨 DCE
铅 17030 17020 -0.06 -10 元/吨 SHFE
PVC 8155 8150 -0.06 -5 元/吨 DCE
豆粕 3366 3363 -0.09 -3 元/吨 DCE
焦炭 2331 2326 -0.21 -5 元/吨 DCE
早籼稻 2544 2538 -0.24 -6 元/吨 CZCE
黄金 321.3 320.05 -0.39 -1.25 元/克 SHFE
铝 17225 17145 -0.46 -80 元/吨 SHFE
菜籽油 10710 10654 -0.52 -56 元/吨 CZCE
棕榈油 9348 9298 -0.53 -50 元/吨 DCE
豆油 10436 10368 -0.65 -68 元/吨 DCE
锌 17475 17355 -0.69 -120 元/吨 SHFE
线材 4789 4756 -0.69 -33 元/吨 SHFE
PTA 9648 9544 -1.08 -104 元/吨 CZCE
天然橡胶 33410 33040 -1.11 -370 元/吨 SHFE
铜 68260 67500 -1.11 -760 元/吨 SHFE
棉花 26305 25910 -1.50 -395 元/吨 CZCE
(注:以上均为连续合约;数据来源:世华快讯;品种取值截止北京时间6月8日18:00。)
2011年将近过半,对于大宗商品来说,其价格在上半年已经见顶,但由于流动性仍显宽裕,其外溢效应将持续发生作用,因此,商品价格持续调整的空间将有限,而且调整过后将维持于相对高位运行。
通胀压力进一步攀升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过剩。加之恶劣天气和不确定性事件频发,使得全球物价指数不断上扬,通货膨胀压力日益明显。
为缓解本国通胀压力,新兴经济体已经纷纷走上紧缩之路。目前,印度、巴西、俄罗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紧缩政策,2010年印度连续加息(回购利率)6次,2011年又加息3次至7.25%。巴西2011年上半年也加息3次,至12%。自2011年以来,中国也已连续调高存款准备金率5次,加息2次。
但是,新兴经济体面临真实需求上升、输入型通胀压力明显以及内部要素价格上涨等多重压力,通胀水平短期难以下调。因此预计2011年下半年,紧缩政策仍将是新兴经济体的主要政策选择。
量化宽松“退而不出”
2011年上半年美国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焦点,集中在两党在2011年预算资金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甚至一度致使政府险些面临停顿。2012年预算案更是一直备受争议。这种不确定性促使标准普尔公司于4月18日将美国债务的展望评级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受困于此,2011年4月27日,美国联储声明明示QE3不会推出。这就意味着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见顶,央行注入的流动性已经见顶。
不过,量化宽松政策见顶并不意味着紧缩的马上到来。
我们认为,美联储对于退出量化宽松的进程,是建立在三大判断之上的。首先,复苏乏力,甚至有二次探底的可能。2010年初时,联储曾准备结束QE1,不料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欧洲爆发债务危机,市场担心二次探底,联储不仅退出无望,还不得不祭出QE2。有了上次的教训,QE2的退出应会慎而又慎。
其次,国债市场形势严峻。美国联邦政府负债累累,地方政府不少处于破产边缘,而美国债市虽然已经处在历史低位,但目前的价格水平,根本未能体现其真实的违约风险,只是联储的超高流动性将其人为地托起。一旦联储开始抽流动性、卖出所持国债,随时可能触发债市动荡,而此对于经济、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冲击,是难以估量的。
第三,通胀压力不大。美国的物价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三分之二与劳动力成本即工资直接相关。当前,美国国内高失业率压制了工资的快速上涨,使“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的通道形成较慢,通胀水平没有显著走高。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美联储的退出策略一定是得拖且拖,6月底QE2结束后,不会有新的流动性注入,暂时也不会有流动性抽出。
欧洲方面,已经饱受债务危机的困扰,继续向市场注水的能力受到严重制约。同时,欧洲央行唯一的政策目标就是物价稳定,通胀前景对其政策的影响力大。因此,欧洲退出宽松的脚步快于美国。2011年4月初,欧央行提高了基准利率,为金融危机以来之首次。
不过,考虑到加息将加大问题国家的还债成本和违约风险,而且货币、财政双收紧将危及经济复苏进程,欧洲央行已经明确表示,再次加息需要一个较长的政策等待时间。加息25个基点一方面意味着,欧洲的刺激政策已经见顶;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其规模和节奏对欧洲以及全球流动性的影响较小。(王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