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报道,市场传言的加息并没有如期而至,央行今天上午公布的金融运行数据却透露出经济增速降低的信息。前期密集的宏观调控确实产生了效果,但副作用却不容忽视。
央行报告显示,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1%,增幅比上月末下降0.4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516亿元,同比少增1005亿元。
贷款增速下降幅度很大,不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觉得相对2008年以来的货币超发,这样的规模还是正常的。
郭田勇:5000多亿有些人认为偏低,但总体来说我们认为5500多亿总体来说是适中的。金融数据反映出来的是前期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出来。
广义货币M2增速比上月末下降0.2个百分点到15.1%,M1增速也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至12.7%。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证券客户保证金。
对这部分数据透露出来的企业景气信号,郭田勇的解释就不那么乐观了。
郭田勇:M1总体上降得比M2快,M1增速大概是12%左右。M1构成主要是企业的活期存款,M1的增速降低,包括其他的一些经济指标,也能反映出来这里边部分的原因是企业的经营活力不足,企业生产销售不够旺盛。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鄂永健从数据本身出发分析,反倒不觉得很低。
鄂永健:M2增速持续回落到15%一下,我想主要就是可以体现出来前一段时间紧缩货币政策效果,从15%来看也是过去一个比较平均的水平,不能说是非常低,不能达到货币政策完全放松的效果。
当然,如果不能放松,势必要维持,甚至还要加大力度。说到这里,鄂永健也说看目前的情况,用药不宜过猛。
鄂永健:紧缩是要维持,但是步伐频率可能要放缓一些。
虽然宏观调控效果明显,鄂永健认为,流动性因素还是不容忽视。
鄂永健:一方面就是6月份公开市场资金到期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6000亿左右吧,外汇占款如果还是保持在比较大的增幅的话,那么我们觉得还会有可能通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来回收流动性的。
至于加息,可能性不是没有,只不过副作用比较大,郭田勇评论说还是有利有弊,需要斟酌。
郭田勇:如果加息的话的确是对我们包括热钱的流入,对我们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都会有一些不利影响。
实际上,不断回归稳健的过程中,经济增速降低,对发展方式转变是个机会,只不过在资金配置的过程中,大量的中小企业也受到波及,难免会伤及无辜。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姜长云就建议,为了保持经济的健康增长,需要对中小企业进行支持。
姜长云:实际上中小企业融资难远远没有得到解决,货币政策一紧缩,中小企业和三农问题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紧缩期间一定要,不要全面普遍地紧缩,紧缩过程中要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多一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