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银行职员挪千万存款 私自放贷

2011年06月14日 09:10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0年11月,渤海银行太原分行几十位储户发现自己的上千万存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网银被转走,当地公安机关已经立案调查,调查发现盗走客户存款的不是窃贼,而是渤海银行太原分行的员工。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被盗存款并未进入银行员工的腰包,而是被放贷给需要资金的人。

  据了解,此案最后很可能被定性为“非法集资”,有业内人士称,其影响力不亚于“齐鲁银行案”。

  300万存款变成十几元

  2010年11月15日下午,在太原工作的张女士拿存折到渤海银行取钱时,被告知原来300万的存款只剩下了十几元。随着公安部门的介入,存款被盗案件口子越撕越大。“大约涉及几十人的存款,金额超过千万,我估算至少2000多万了。”消息人士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后,发现这并不是普通的“内鬼”盗款案件。通常,银行员工盗取存款,基本上都是非法据为己有,而渤海太原分行存款被盗之后的去向却颇为复杂。

  据贾军平介绍,此案中,银行内部员工和银行外的人相互勾结,由银行外的人去鼓动他人到渤海太原分行存款,他们向储户承诺高于其他银行的存款利息,同时也向储户隐晦地表达了存款的用途去向。“但老百姓金融知识太贫乏,没意识到承诺高息本身就是违法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按正常存款来对待的,一发现钱没了才着急。”

  在储户将钱存到银行后,“内鬼”就通过网银将存款转到了贷款人账户。犯罪嫌疑人向储户承诺的高息,就来自非法贷款的收入。

  或涉变相非法集资

  熟悉案情的人认为,本案是变相的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以吸储的手段“集资”,再将储户资金定向投入某个项目或贷款人,只不过他们是借助银行的渠道,将非法集资变得合理化。

  但这个案件究竟是“非法集资”还是银行职员监守自盗?还有待司法机关的进一步调查定性。

  风控漏洞还是银行默许?

  面对央行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货币的措施,银行吸收存款压力不断加大,各银行都有揽存冲动,不少银行明里暗里使用各种手段高息揽存。去年5月底,渤海银行山东分行就被多家媒体曝光高息揽存。去年9月份,银监会发文公布一批存在违规揽储问题的商业银行机构和个人,其中渤海银行也在被罚之列。

  “即便是非法集资款,在揽存压力下,银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间接为犯罪提供了温床。”业内人士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