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
纵向研发和横向转移
专家建议,当前经济形势下,要控制成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政府需引导企业走好纵向研发和横向转移两条路。
记者采访的多家低端加工制造业企业认为,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涨仍然是趋势,没有核心技术、没有品牌的企业生存压力将越来越大,尤其是出口型的中小企业“左右为难”,一方面,东南亚、非洲等地在国际上接单对我国企业形成强劲的竞争;另一方面,外贸企业转内贸十分困难。当前,低端加工制造业正在加速向外转移的进程。
做滑雪服内胆及塑料制品的山东新世纪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广新说:“我们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做这行的工人越来越少,接单量也逐渐减少,很多欧美订单都转移到越南、巴基斯坦、印度等其它第三世界国家去了。”
刘鹏说“预计将来服装、箱包类这种低端加工产品将加快向东南亚、非洲转移的步伐。比如,孟加拉国,人工成本只有600至700元人民币一个月,我们至少需要2000元,只是当地现在受制于化工行业不够发达,原材料种类比较单一,如果没有这个限制,这些国家该行业的竞争力超过我们。至少有20%的订单是这样流失的,因为我们接了也不赚钱。”
相比于代工,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和议价能力更强。上海题桥纺织染纱有限公司90%的产品出口,其中40%通过在东南亚各国的日资成衣厂,最终出口到日本。同时与美国沃尔玛、G A P、英国马莎、日本优衣库等著名品牌建立合作关系,目前已拥有1000个海外客户。
该公司成功的关键在于,题桥产品的科技含量为其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定价权,议价能力较强。
同时,对于仍然处于低端加工制造阶段的企业而言,顺势而为,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将成为趋势。
刘鹏已经开始准备把工厂退租,只租一间打样间,产品生产包给内陆地区的小工厂,这样可以降低风险,也可以缩减成本。
也有一些企业选择到成本更低的地区投资办厂,以减少支出。毛莉莉说,“如果企业维持不下去,我准备去内陆地区投资,希望地方政府能够在配套设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蜕变
应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优胜劣汰”
缓解企业经营困难,需从政策层面为企业减负,如对一定规模以下的小企业免税、免去专利维护费等。但是,为中小企业解困,并不是“见者有份”,依然应该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优胜劣汰”。
浙江与温州两级银监局5月联合出具的一份报告显示,当前一些企业出现“关停并转”直接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的较少,更多的是企业经营不善所致。如一些不符环保要求的皮革、炼钢等高污染企业根据规定就必须关闭,且一些行业由于过剩产能也必须予以淘汰。
葛东波说,参照国外经验,一般需对三类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一是高新科技类企业,这类企业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以直接融资为主,寻求上市来募集发展资金;二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国家对这类企业放贷有一定的政策支持,从而保障社会就业;三是由于金融危机等偶发性因素导致资金周转不灵的企业,这类企业若获得担保、支持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以下特点:主要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价格和数量竞争,而非依靠技术创新,缺少全球式的品牌竞争力;同向竞争比较强,错位竞争比较弱,从全世界来看整体还比较弱小;一直在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下发展起来,形成路径依赖和环境约束。
“这些特点既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优势,但同时又是下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尤其是依靠低价格、低水平,以及保护性项目的中小制造业企业将面临生存问题。”陈东琪认为。
对于中小企业的转型过程,陈东琪建议,首先要充分发挥好人力成本资源,并利用好金融资本的杠杆效应和发挥好现代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同时,要有国际视野,推出制造资本的国际化路线图,利用好国内产业配套体系和全球供应链,即时推进钻、精、深、细的发展,提升企业品牌。最后,中小企业一定要紧跟市场、紧跟消费者的意愿。“只有这样,二次发展的中小企业才能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制造企业。”陈东琪说。(贾远琨 魏宗凯 桑彤 王涛 何欣荣 黄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