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报道,美联储将于当地时间6月21号举行议息会议。市场普遍预期虽然在结束第二轮量化宽松之后不大会进行第三轮,但伯南克将维持接近零利率的低息水平。流动性泛滥将继续冲击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单纯的紧缩也许无法帮助中国走出困境,目前需要的是在逆境中实现经济转型。中央台记者报道。
新公布的美国5月经济数据显然让市场大跌眼镜:进入二季度,从制造业指数、消费者开支到房地产市场,所有数据走势均不乐观,5月份失业率也回升至9.1%,创年内新高。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陈宝森将就业比作美国经济的软肋。
陈宝森:就业还是上不去,所以5月的就业还是9.1%了。现在失业人口还是1390万,这个数字还是非常高的,而这个还是整个美国经济的软肋,经不起风吹草动。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助理研究员魏亮分析其中的原因,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前一段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通过向市场投入大量现金刺激经济。但由于实体经济回报比较低,大量美元没有发挥作用,反而流入了金融市场进行投机。
魏亮:投入的资金不能像主导金融市场那样主导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复苏了,只有当失业率下降,才真正谈得上。也就是说工厂都开工了,企业都要人了,就业才能上来。
目前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魏亮虽然对下半年局面的改善比较乐观,但也感觉如果下半年出现意外,滞涨或许会出现。
魏亮:如果说全世界的宏观经济的纠葛不赶快解决的话,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通胀很快就会传导到美国,到那个时候滞涨就成为一个问题了。
综合美国经济面临的困境,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陈宝森的判断是,按照传统的教科书,美联储还要维持宽松政策。
陈宝森:他不再搞量化宽松政策了,可是收回来的这些美元呢还可以在这个范围内继续使用,这样来刺激经济,这种可能性比较大。
在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看来,货币泛滥还将继续,也会推动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非理性繁荣”。
张燕生:如果美日欧的利率继续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而且货币保持一个过于宽松的环境,就很有可能在新兴经济体,包括中国这样的国家泡沫经济的泛起资产价格的飙升,也就是泡沫经济会带来一种非理性的繁荣。
对中国而言,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就像社科院研究员马光远谈到的,是警惕更高的通胀水平。
马光远:不管美国的经济复苏的怎么样,不管美国是否维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的头等大事依然是反通胀,因为通胀5月份,这么一个高点以后,我们不敢说今年的通胀就是前高厚底,我们不敢说哪一个月通胀就会达到顶点,就会往下走。
张燕生提醒,同时还要注意保护中小企业,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力。
张燕生:使我们的企业,尤其是小企业能够在这样一个非常非常错综复杂的环境中间,这些小企业的创意和创新的环境能够得到大大的改善,包括资金的环境,包括人才的环境,包括转型升级的环境,这些方面光紧缩是不行的。
马光远则主张,长远来看,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马光远: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下定决心,调整我们的产业结构,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把经济发展的动力放到内需上来。
疲软的美国经济将会拖累全球经济的复苏,而美联储采用的传统货币工具副作用很大。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中国也许将面临在逆境中的转型。(记者何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