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8万亿短期理财品7%高额收益率 怎个狂热了得?

2011年06月29日 10:46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收益来自于银行“购买”了更高收益的产品,或者把资金以更高的贷款利率放出去。因此,理财产品收益率与银行放贷利率是一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循环,但这一循环中,受伤的是谁呢?

  时间正逼近6月30日,商业银行也使出浑身解数拼抢存款,但这一次,银监会似乎再也坐不住了。

  6月28日,有知情人士称,中国银监会已于上周五召开理财业务会议,称理财产品已经成为绕过监管的吸存手段,进而影响存贷比指标。银监会指出了六项违规操作,要求商业银行立即整改。

  对此,上海银监局相关负责人对《国际金融报》表示,“目前虽然未接到通知,但我们已加强这一块的监管。”

  理财一片乱象

  理财产品火热,是因为它首先表现为存款。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解释,银行理财产品在募集期间是以“活期存款”形式存在于银行账目上。假如银行一款理财产品的发售期是6月27日至6月30日,那么这段时间所募集的资金都算作银行的活期存款。过了这4天,所募集的资金就要作为理财资金了。因此,为了应付考核,银行在月末、季末,就会加大短期理财产品的销售。

  紧缩周期加剧了理财产品的混乱。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理财市场的混乱,主要来自银行的贷存比压力,在贷存比的高压下,各银行对资金的需求愿望非常强烈。其次是负利率环境,存款对公众不具有吸引力。从某种程度上说,银行正面临着严重的存款不足,所以说各种高息揽存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还有不合理的内部考核机制上的原因。现行的银行内部管理体系中,为了突出市场份额和系统内贡献度,指标仍然是各银行内部考核的主要依据。过大的存款考核压力,使得各基层银行备感压力,再加上内部控制上法制观念的淡薄,从而出现种种高息揽存的现象。

  银行“击鼓传花”

  有关统计显示,截至6月21日,商业银行上半年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7891款,预计发行规模达8.25万亿元,已超去年全年。年化收益率节节抬高,最高收益率甚至达到了7%。上述理财经理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目前市场上,募集期包括6月30日的、100万元以上的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基本在6%以上。

  高达8万亿的理财“盘子”,还要承诺6%,甚至7%的收益率,银行凭什么来保证高收益,又如何支付这一高额利息呢?有专业人士告诉记者,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收益来自于银行“购买”了更高收益的产品,或者把资金以更高的贷款利率放出去,比如,保险公司找银行贷款,利息已超过8%,“这说明什么?银行在转手自己的收益压力,同业拆借利率现在超过8%,就能很清楚地看出银行的压力。”《国际金融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