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银行收取10元密码挂失费遭质疑 收费何时透明

2011年07月06日 08:34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根据银监会等三部委发布的《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部分服务收费的通知》,7月1日起,银行须免除个人储蓄账户开销户手续费、存折开户工本费、密码修改手续费和密码重置手续费等34项服务收费。近日,通过走访部分商业银行发现,银行已经按照规定减免了相关收费,但是仍有一些银行将某些项目变换名目继续收费。同时,不少银行反映,此次减免的项目实际上大多数之前就已不收费。

  有项目变相收费,减免不太给力

  近日,记者走访了五大国有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营业网点。不少银行称,此次减免的多数项目实际上7月1日之前就不收费了,这次是重申一下。在华夏银行网点的告示板上,清楚粘贴出11类收费项目前后对比情况,据工作人员介绍,新规中减免的11项收费中的10项,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免费的,因此要调整的仅为密码修改手续费和密码重置手续费。

  正在办理业务的关小姐说:“这次免除的费用里面,很多以前就没有交过,而且还有些项目和我们平时业务关系不大,而大家更关注的银行卡开户费、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等却没有涉及,这样的减免未免有点不太‘给力’”。

  密码重置费是这次免除收费的焦点。各家银行均宣称已取消密码重置费,但是仍然有不少银行在免除密码重置费的同时,仍然保留收取10元的密码挂失费。

  “取消密码重置费而又保留密码挂失费,是换汤不换药。密码重置必须先挂失,两者本是一项完整的业务,银行将其分拆成两个环节,实则是将明令取消的密码重置费变相地挂在‘密码挂失’环节下。”客户李小姐说。

  一般小额账户管理费仍有收取

  对于公众关注的小额账户管理费及年费,新规中免除对于代发工资账户、退休金账户、低保账户、医保账户、失业保险账户、住房公积金账户等6类账户的收费,银行目前均已执行。据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银行系统将自动将这些账户的费用免除,如果没有免除,客户可以携带相关证件到银行办理手续。

  而对一般小额账户,银行仍然收取账户管理费。兴业银行发布公告,从7月1日起实行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对开户满3个月,且3个月内日均余额小于300元(含)的人民币个人活期存款账户每季度收取3元管理费。

  收费透明比零星减免更有实际效应

  银行收费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银行收费究竟应该怎么收?客户认为提高银行收费的透明度,远远比减免几项收费本身更有实际效应。

  “相应费用买到相应的服务,但银行收费应该更加阳光化。特别在招揽业务时,既要讲收益,也要讲明相关费用。”客户陈先生说。

  陈先生说,2009年12月他在一家银行存款时,工作人员动员他买基金,然而工作人员只宣传买基金的好处,对收费情况却只字不提。

  最终陈先生在2010年买了两笔基金,每月查看网上银行公布的基金账户,总体上有正收益。但是由于银行不公布要扣除的服务费,结果到头来,他把基金赎回时,发现扣除银行收费后,不但没赚钱反而亏了几百块。

  调查中发现,只有少数银行在营业大厅以电子屏幕滚动的方式公布收费项目,多数银行没有公示出来,工作人员对具体项目也不是太熟悉。

  基础类金融服务应以免费为主

  据介绍,目前银行的收费项目多达3000多种。3000种收费项目究竟多不多?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称,评价银行收费项目,不能以数量为标准,而要看收费后是否提供了相当的服务。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提升服务质量,增加服务内容,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的需求,收费项目自然会增多。与国外银行相比,中国银行的收费项目其实并不算多。国外银行金融产品多,供大家选择的服务多,收费项目也会更多,而这样的收费其实是受客户是欢迎的,因为客户同时享受到了相当的服务。

  但也有一些费用是需要适当调整和减免的,如零钞清点费。郭田勇说,国外银行是不收零钞清点费的。银行收费本无可厚非,但对于基础类的金融服务应以免费或低收费为主,不能采取将不收费项目变为收费,低收费的项目变为高收费的方式。再如收取信用卡短信通知费,消费者刷卡后银行会获得远高于短信通知费的回佣,此时再收短信费就不合适了。(欧阳洁 陈一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慧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