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资金紧张了银行贷不到款 温州民企融资有新招

2011年07月18日 10:21 来源:浙江在线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资金紧张了,银行贷不到款,民间借贷利率又太高,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坐等似乎就等于待毙,主动出击才能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于是,一些在之前根本不会去想的融资手段,在今年以来逐渐被派上用场。这些融资手段能不能解“远渴”还有待时间的验证,但至少在当前,它们为企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地产企业频发信托产品

  前些天,温州某知名地产公司,在与国内的几家信托公司进行了一番洽谈之后,终于把该公司目前正在建设的一个地产项目包装成了一只信托产品,面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该信托产品不久将通过银行来募集,期限为1年,收益率11%。

  在这之前,温州的另一家知名地产公司分别为该公司的乐清一项目和瑞安一项目发行信托产品,募集资金都在1亿元以上。

  上周,绿城地产为我市龙湾的项目也发行了一款信托产品,在业内传得沸沸扬扬。

  以上这些例子表明,今年以来,融资门路被银行掐得很死的地产公司,正想方设法通过信托产品,为自己麾下的项目找资金。

  近年来,利用信托产品来融资,是国内不少企业在面临资金紧张时的一个比较常见的动作,但在温州,并没有多少企业发过信托产品。“不缺资金”是温州信托少见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今年以来温州几家地产公司找信托公司发产品,也被一些人解读为“温州的地产公司资金链十分紧张”。发信托来融资,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温州几家地产公司对这个话题却是讳莫如深,仿佛是一件十分丢脸的事情,这很让人纳闷。

  一个项目,能包装成信托产品募集资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是企业必须具备符合发信托产品要求的资质。之前,我市平阳的某别墅项目,也找过不少信托公司,想发信托产品,但最终因企业的资质问题,没做成功。

  其次是融资的成本较高。中信银行温州分行一部门负责人给信托产品算了一笔“成本账”,假设一信托产品给投资者的年收益率为12%,则它的资金年成本就要超过20%。除了支付给投资者的12%的“利息”之外,还需要支付给信托公司4%的“提成”,另外还有销售等其他费用也至少需要4%。这样一算,一只信托产品如果募集1亿元的资金,则该企业一年的“使用成本”就超过2000万元。比银行贷款要贵,但比目前的民间借贷稍微便宜一些。

  还有一个问题是政策方面的。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对地产类信托产品的监管较严。今年6月末,监管层再度对房地产信托业务进行“窗口”指导,要求今后信托公司凡涉及到房地产的相关业务都需要逐笔报批。“这样一来,今后地产公司发信托的难度会更大,地产企业通过信托产品来融资的路子有可能被封死。”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说。

  出让股权获得企业所需资金

  在“股权”可以拿到银行质押获得贷款的时候,企业一般舍不得把股权卖断。但在银行“股权质押此路不通”的情况下,忍痛割爱,以部分股权换资金也成了一些企业的融资捷径。

  6月份在温州市股权营运中心有限公司成功挂牌转让部分股权的“朗诗德股份”,就是“以股权换资金”的典型例子。“相比之下,不挂牌,直接找熟人或通过熟人找到其他人转让股份的企业更多。”我市一投资公司的负责人说,他们公司目前的一项比较重要的业务就是在为一些企业找到理想的“投资人”。

  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出现“价廉物美”的股权概率在增大,因此,现在的“股权商机”也吸引了一些“捡漏”的资金。日前,一注册地在香港,实际控制人为温州本土人士的某集团,就通过各种渠道在温州寻找缺资金的企业,进行持股甚至控股。“效果还是不错的,不少企业找我们洽谈。”该集团温州办事处一负责人告诉记者。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类似于股权投资基金,但在管理、机构等方面又相对比较松散的一些“准PE”近段时间也出现不少。几个自然人按照自己的资金实力,按照不同的比例出资,在各地寻找“价廉物美”的企业,或参股,或买断。与PE追求上市退出获得高额回报的收益模式不同,这些资金参与的企业一般都是小企业,不太可能具备上市的规模,他们看中的就是这些企业在资金困难时的高折价率。

  相比贷款、发信托这些可以算得出成本的融资方式来说,以出让股权的形式来融资,其成本则比较难以具体计算。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融资越困难的情况下,股权的“折价率”就越高。上述投资公司的人说,部分企业的股权最终成交价甚至只有评估价的一半。

  委托贷款的利率水涨船高

  当然,需要钱先找银行,还是很多企业在资金遇到问题时的第一选择。银行可能已经没有贷款规模了,但是银行里的人肯定认识很多有钱的人。“让银行做个见证,把对方的钱借给我,我支付给对方比存在银行里高出很多的利息,大家都得到好处,这样的事情,肯定大家都乐意做——这就是当前常见的委托贷款。”虽然严格意义上的委托贷款,借贷双方必须是自己找到配对的资金,然后找银行办理相关手续。但目前,由银行充当中介找到配对资金的形式更常见。

  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这种“委托贷款”的利率也在上涨。目前的行情基本上是贷款利率为银行基准利率上浮80%-100%,也就是月息在1.2分-1.5分之间。

  不过,这并不是获得资金的企业在融资时的真正成本,因为融资方还必须给银行做一点贡献,因为银行毕竟不是福利机构,不可能给你当免费的红娘。

  银行当前最迫切的需求是存款,所以,融资方要给银行“留存”一定比例的存款,目前行情是贷款资金的20%。如果某企业通过银行找到一笔1000万元的“配对资金”进行委托贷款,它需要把其中的200万元以存款的形式留在银行。假设该企业支付给对方的年利率是12%,那么它一年的利息支出为120万元。200万元的银行存款,获得的银行存款利息是7万元,实际利息支出是113万元,而它真正到手的800万元资金,所以真正成本率就是14.125%(不包括银行的相关手续费)。

  我市某银行人士说,今年以来,他们办理的委托贷款的笔数较上年有所增多。该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相比之下,委托贷款的利率比民间借贷的利率要稍微低一些,但对企业的要求会较高,银行会按照发放贷款的要求,去对企业进行核查备案等,因此对于银行来说,去做委托贷款,也确实是无奈之举。 (黄泽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