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可控 化解风险须各方努力

2011年07月29日 09:04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国内多家投行机构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出发发表了研究报告,一致的观点认为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和平台贷款的风险总体是可控的,不会演变成系统性风险,中国有实力和办法化解这一风险。

  中银国际报告坚持“目前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仍较低”的判断。报告指出,目前融资平台贷款的清理规范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虽然部分平台贷款的运作机制不健全,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但整体来看,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短期内显著上升的可能性不大。

  记者卓尚进日前,中国银监会召开2011年年中工作会议,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会上要求,下半年要深入推进平台贷款风险防控,要紧盯新形势、新问题,从细从实贯彻好既定要求,化解既有风险、严控新增风险。

  今年下半年乃至今后几年内,按照银行监管部门要求,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清理规范融资平台贷款、防范化解平台贷款风险,仍然是一项十分紧迫而严峻的工作。

  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知多少

  我国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到底有多少?国家审计署、人民银行、银监会、乃至上市银行分别披露了相关数字,但是各自掌握的口径有一些不一致。因此,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按照国内有关投行机构测算,目前,我国银行业机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约在8万亿元至10万亿元之间。

  7月上旬,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为8.46万亿元,占79.01%。在银行贷款中,属于融资平台贷款仅有4.97万亿元。

  审计署新闻发言人解释说,属于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共计6576个。这些公司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所属事业单位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具有政府公益性项目投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央行披露的地方融资平台比审计署的口径要宽。央行6月初在《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发布了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简要分析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万余家,较2008年年末增长25%以上,其中,县级(含县级市)平台约占70%;2010年年末多个省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增速回落明显,2010年的融资平台贷款增速已经下降至20%以下;融资平台贷款的方式以抵质押为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期限较长,5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比重超过50%,这主要是因为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工及运营后还款所需要的融资期限相对较长;融资平台贷款的主要投向是公路与市政基础设施,占比超过50%,土地储备贷款集中情况有所缓解;融资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30%,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成为平台贷款的供给主力。

  2010年末,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当地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基本不超过30%。中银国际证券公司发表的研究报告认为,不能简单地以30%计算融资平台贷款的余额,各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贷款占比也千差万别,预计实际的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可能在9万亿元至10万亿元左右。

  中银国际报告指出,各上市银行也公布了自己的融资平台贷款余额,根据上市银行公布的数据计算出来的融资平台贷款占总贷款比重截至2010年底是8.4%,考虑到国家开发银行为平台贷款的主力军,因此中银国际推算得出平台贷款余额在8万亿元至9万亿元。但该数据的缺点是各银行对平台贷款的分类也有不同之处,因此该数据可能也存在一定的低估。

  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各部门统计口径以及划分标准的不同,我们还很难得出一个明确的地方政府债务以及相关贷款余额。根据不同口径的数据估计地方政府平台贷款的余额约在8万亿元至10万亿元之间。

  银行业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可控在国家审计署披露了2010年地方债务总额相关数据后不久,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表报告称,未来中国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比率可能升至8%~12%,甚至可能达到10%~18%。惠誉、标准普尔也有相似的评级观点。一时间,引起国际上一些投资者纷纷看空中国银行业。

  国内多家投行机构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出发也发表了研究报告,一致的观点认为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和平台贷款的风险总体是可控的,不会演变成系统性风险,中国有实力和办法化解这一风险。

  中金公司在发布《穆迪错在哪里》的报告中表示,银监会统计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9.09万亿元与审计署统计的4.97万亿元之间差异的大部分,是整改为一般商业贷款的2.84万亿元,其余为统计时间节点差异和融资平台数量差异造成。而根据银监会规定,只有现金流覆盖率在100%以上,且经过平台、银行、政府三方签字确认才能改作一般公司类贷款。中金认为,总体信用风险仍然可控,银行业不良率不会达到双位数。

  中银国际报告坚持“目前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仍较低”的判断。报告指出,目前融资平台贷款的清理规范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虽然部分平台贷款的运作机制不健全,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但整体来看,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短期内显著上升的可能性不大。根据部分上市银行公布的数据,如工行、建行和农行,其2010年底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不良率分别为0.3%、0.9%和1.5%。部分银行一季度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不良率有所上升,但大都是由于平台贷款余额下降所引起的,不良贷款的绝对余额没有呈现大幅上升的迹象。

  中银国际报告表明,至2010年底,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5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的平台贷款余额分别为6496亿元、3900亿元、3800亿元、4000亿元、1517亿元,其占贷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6%、7.9%、6.7%、6.8%、6.5%。另外多家中小型上市银行,如招行、中信、兴业、浦发、民生、光大和南京的平台贷款余额分别为1288.31亿元、1184亿元、795亿元、1146.49亿元、1792亿元、1169亿元、190亿元,分别占其贷款总额的9%、9.4%、9.3%、11%、16.5%、15%、22.6%。

  至2010年底,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中全覆盖和基本覆盖的比例,工行为97.2%,中行为80%,建行为75%,交行为87%。中信、兴业、浦发、民生、光大和南京的该项比例分别为91%、86%、60%、94%、80%、83%。

  可见,至2010年底,大多数上市银行的平台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并不高,而其中全部覆盖和基本覆盖的比例平均在75%以上。因此,上市银行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总体上是可控的,绝大部分风险已有拨备覆盖并最终可得到化解。

  与此同时,必须认识到,银行机构的地方平台贷款客观上还存在一定的风险,这是不能掉以轻心的。由于平台贷款以3年期以上的贷款为主,5年期以上占50%,估计偿债的高峰期将从明年逐步开始,未来平台贷款的偿债能力首先取决于投资项目的运营效益,因为公路等基础设施及园区是主要投资项目,而这些项目的盈利更多取决于宏观经济的发展,因此风险将更多地取决于各地经济的发展。此外融资平台的公益性项目的偿债能力则取决于地方财政实力,地方财政实力部分由税收决定,部分受土地出让金收入影响较大,考虑到大多数贷款的抵押是以土地房屋为抵押品的,因此房地产,特别是土地交易和价值对整体还债能力也有较大的影响。这是需要我们警惕的。

  各方持续努力防范化解平台贷款风险

  在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频发、美国深陷债务困境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在关注并应对国际债务问题影响的同时,更要把重点放在防范和化解国内地方债务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隐患上。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各地方政府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各方要认真贯彻落实2010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按照银监会的部署,今年下半年要深入推进平台贷款风险防控。对持有不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的债务和不做尽职调查、不符合“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行为坚决制止。对“新拆迁条例”带来的土地抵押落实难、工程建设成本增加和周期延长等问题,要积极通过财政预算或市场化的合法合规方式解决。完善原有平台续建项目的规范工作,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禁止用信贷资金支持不符合要求的新平台和新项目;对于到期的贷款本息,不得展期和贷新还旧。在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规范方面,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理解支持,着力推进平台贷款的退出管理、合同补正、追加抵质押物、增提拨备和提高资本占用成本等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

  银行类金融机构应当与监管部门齐心协力,将这些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共同做好防范和化解平台贷款风险这项重要工作。

  中银国际报告建议,降低平台风险,中央可通过允许地方发债(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开始实施)或者允许其增加贷款余额的方式,给予地方政府更长期的偿还期限,从而部分化解或者推迟地方政府的债务流动性风险。尽管从本质上看,由于目前债券市场的结构,银行仍是债券的主要投资人,发行地方债可能只是延迟债务的流动性风险,不能完全化解银行体系的风险,但毫无疑问可以给与地方政府更充裕的时间,至少延缓了债务危机的出现。

  从更长远看,要解决地方债务问题,一是控制新增债务负担,也就意味着控制财政投入的增加,特别是投资的增长;二是确保经济增长,获得更高的财政收入;三是控制财政支出,提高盈余。卓尚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