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城投债抛售让其他品种信用债券遇冷。上周,国开行取消原定7月22日的发行、高信用级别的铁道部短融流标等偶发事件进一步引发市场恐慌,信用债二级市场收益率出现跳涨。从未遭遇过信用违约事件的中国信用债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震荡。
震荡引起市场的非理性恐慌尽管大受关注,却多是无虞之忧。首先,城投债虽由于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曝露引发了市场担忧,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只城投债发生违约;其次,由于当前整体资金面紧张,债券市场情绪不稳,国家开发银行担忧招标有流标风险,就算招标成功成本也会比较高,因此取消了原定7月22日发行的 150亿金融债发行招标。此举本是发行人考虑融资成本和发债时机做出的风险考量和理性选择,却触发了市场脆弱的神经;第三,本来市场资金极度紧张,在这样的时机下又选择招标发行,铁道部短融券流标风险本在预期之中,但在市场情绪不稳的情况下,依然引发了市场的非理性忧虑。因此,信用债市场形成了一股逆流,对发展态势良好的信用债市场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冲击。
毕竟,对于没有经历过信用违约事件的中国债券市场来说,信用债市场违约哪怕仅仅是可能,这样的一根稻草就能引发市场杯弓蛇影般的恐惧,这在上周也得以佐证。但从国际信用债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信用风险固然是市场的应有事件,但也绝非必然。即使是对债券市场高度发达的美国来说,违约事件也不是市场的常态,而是在特殊的经济衰退和萧条时期发生的小概率事件。
根据穆迪的统计,2007年以前美国市场违约事件中,从1920年到2007年的88年中,有54年投资级企业没有发生任何违约事件。在统计的154个违约的投机级企业中,有64个违约发生在1929年-1940年的大萧条时期。可见,在正常的经济发展时期,不但投资级企业违约事件发生概率几乎等于零,而投机级企业违约事件的发生概率也是极其微小。
从信用评级角度看,我国目前尚无投机级信用债券,即使被认为风险较高的城投债品种,也都在投资级以上。而且我国经济依然处于高增长的通道中,经济发展前景看好,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偶尔有信用违约事件发生,对我国信用债市场的长远发展来说也是利远大于弊,就像一次感冒可以增强一个人免疫力的提高一样,大可不必讳疾忌医。
虽然我国信用债市场发展时间尚短,但应对风险的能力却快速提高。一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信用债市场存量余额截止到今年6月底已达4.5万亿元,相较于2005年底的3200亿元,早不可同日而语;二是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与创新,从短融、中票、企业债、公司债到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国际开发机构债券,从基础产品到衍生产品,结构日益多元,层次不断丰富,信用风险管理工具逐步推出;三是制度设计不断完善,信用债市场信息披露日益充分,后续管理不断加强,推动市场识别风险能力快速提高;四是信用债市场风险教育不断深入,强化市场自律管理,深化风险自担意识,强化了市场自我约束。
对于中国信用债市场来说,按照“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部署,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发展仍是第一要义。因此,为了提高对信用债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管理能力,第一就是要快速稳健的推动信用债市场的发展,只有市场发展了,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才会提高;第二是加快建设多层次债券市场,进行市场细分,靠市场来识别风险;第三是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正确而理性的看待信用债市场可能存在的风险,积极的看待风险,在风险面前不忧不惧;第四是做好信用债市场的风险披露,建立更加完善的披露机制,加强风险预警,未雨绸缪,减轻风险对市场的冲击和不利影响。(王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