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曾刚:警惕平台贷款引发银行风险

2011年07月30日 09:27 来源:中国证劵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4万亿元投资计划配套贷款陆续到期,未来银行资产质量问题可能会逐步显现,进而对银行利润增长形成一定拖累。尤其是伴随着宏观调控不断深入,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暴露可能引发商业银行的风险。

  上半年盈利仍强劲

  中国证券报:你如何判断目前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曾刚:200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投放创出天量,其中多数是3年至5年的中长期贷款。按惯例,在贷款存续期内,企业仅需向银行支付利息,到期后才一次性偿还本金。所以,一般在贷款到期时违约风险才可能暴露。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随着贷款陆续到期,真实风险状况将会逐步显现,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可能会在两三年内出现一定程度下滑,这会对银行利润产生影响。

  中国证券报:能否定量测算一下影响程度?

  曾刚:根据监管机构提供的数据,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1%,整体资产平均收益率为1.4%左右。据此估算,如果未来银行贷款不良率上升两个百分点,就可能侵蚀掉银行业全部利润。

  中国证券报:能否预测一下上市银行中期业绩情况?

  曾刚:目前,商业银行风险状况良好,预计会提供一份靓丽中报。原因在于,随着央行不断收紧银根,商业银行的议价能力在增强,整个银行业环比息差不断加大。

  不过,随着资金成本上升以及企业经营风险加大,下半年银行业绩会受到一定拖累。目前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对未来银行的不良率反弹存在一定共识,所以多数银行不断加大拨备计提力度,截至一季度,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已超过230.2%,预计二季度银行拨备覆盖率继续提升。

  警惕一定风险

  中国证券报: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信贷风险以及中小企业的还款违约被认为是目前商业银行存在的三大风险隐患,你如何评价?

  曾刚: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在银行融资总量中所占比重较低,其相当部分的融资行为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特别是今年,民间融资有大规模抬头迹象。在此情况下,中小企业风险暴露不会对银行体系产生大的冲击。

  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确实值得银行业金融机构高度重视。不仅仅是这两个行业贷款余额在银行占比较高,而且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存在较强关联性,对其他上下游产业具有明显拉动能力。

  具体说来,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风险暴露,不仅会对银行资产质量构成直接冲击,更可能因为其高度的产业关联度,引发一定的系统性风险。不过,从目前监管机构公布的数据看,地方融资平台的现金流收入以及资产抵押都不存在太大问题。一方面,中央和地方税收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土地价值没有出现超过抵押比率的大幅下跌,整体风险仍属可控范围。

  看好大银行发展前景

  中国证券报:分析师认为目前银行较低的市盈率和股价反映了悲观预期,未来银行股颇具投资价值,你的观点是什么?

  曾刚:这种判断较为片面。虽然市场多数声音是目前银行估值存在洼地,但这不等于低估了银行股价。

  与一般企业不同,银行的风险暴露存在明显滞后性。银行财务报告是按一般商业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编制,银行利润是未经风险调整的数据,这说明银行的当期利润并没有考虑到未来风险因素。当前情况下,这其实高估了银行利润率。所以,从财务报表上看,银行股价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但并没有出现所谓的价值洼地。

  银行业存在较为安全的投资空间,需要将银行业的估值和一般企业的估值进行比较。如果市场对银行股未来持悲观预期,那么银行股的估值和一般企业的估值差距会拉大。但近期,这一缺口没有明显变化。

  中国证券报:你更看好哪类银行?

  曾刚:业务发展全面的银行未来的发展会更加稳定和可持续。从目前来看,一方面,由于监管机构对银行实施风险资本充足率监管,以信贷为主的业务模式会导致更大的资本损耗;另一方面,由于同业竞争加剧,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商业银行目前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将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利差空间将逐渐受到挤压。

  在拓展非息收入方面,大银行具有相对优势。一些大型银行参与设立了保险、基金、消费金融公司、信托、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建立了综合化经营框架。目前中小银行表现出来的收益率并不低于大型银行,有时甚至会更高,但利差收入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大。因此,与业务多元化的大银行相比,中小银行的稳定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可能会相对低一些。本报记者 张朝晖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