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1年8月的头十天,必将以一种极不寻常的方式被写入美国及世界金融史。这一切的导火索,就是标准普尔公司史无前例地下调美国主权债务评级。
最新一期《新世纪周刊》封面文章《再危机》认为,由美债上限谈判到标普调降美国主权信用,再到全球市场的大地震,使得全球投资者明确地认识到,美国政府其实也是靠不住的。
美国政府信用的“锚”已经松动,全球经济的大船将飘向何方呢?对此,中国之声记者对财新传媒《新世纪周刊》副主编叶伟强进行了采访。
记者:其实美国债务上限历史上已经被提高了很多次,以前每次都是波澜不惊,几乎可以用惯例来形容,为什么这次就引发了如此大的震动呢?标普推到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会不会使得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走上不归路?
叶伟强:美国债务上限的调整本来是常规性的,因为美国政府的预算是需要国会同意,如果债务超了,照理说也是在国会同意下超的,国会应该会批准,更何况一旦美债违约造成的经济和政治后果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违约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现在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为了竞选的需要,在这个问题上大作文章,非到最后一刻达成协议,既显得有点戏剧化,让人觉得两党把党派利益置于国家的利益之上,让人越来越担心他们没法领导经济走出衰退。现在美国国民也好,包括标普也好,都有这种感觉。
标普本来对美债的前景展望是负面,过了几个月发现这么长时间里,美国经济尤其是美国政府的表现来看,很难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美国债务,所以从深层次来说,就是对政府的担心。2008年的金融危机可以说是市场的危机,那个时候需要恢复信心,这个信心在哪里呢?全球寄望于政府,尤其是美国和欧洲的政府,现在突然间发现这两个政府其实都不太靠得住,那么这个信心受到极大的打击。
美国的量化宽松现在的确是没什么招了,政府和国会的对立,所以财政政策没什么办法好想,这个货币政策是最后的希望,也可能是唯一的希望,美联储开会决定把这个超低利率延后到2013年,而且说要用一切必要的政策工具。其实也就意味着他们朝着第三轮量化宽松的路越走越远了,但是不一定会很快,因为美联储的内部分歧会很大,美联储这个主席伯南克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好的时机取得共识。
记者:相比于风暴中的美国,欧洲各国的麻烦似乎更大。目前欧洲央行已经明确态度,通过积极的购债行动抑制风险扩散。这是否意味着欧元区的前景就可以乐观呢?
叶伟强:欧洲央行的声明可以起到稳定市场信心的作用,但是效果不能过分期待,欧洲央行资金实力毕竟有限,处理像希腊这些小国的债务甚至像西班牙应该是可以的,但是现在欧债的蔓延到了意大利,这样的大国就力不从心了,更何况现在法国都有被调低主权债务评级的可能。
所以光靠欧洲央行肯定是不可能的,你还需要更强的国家,像法国、德国这样的国家出力,德国其实是需要的,因为他们经济实力最强。但是正因为这样,他不愿意被这些债务国家拖累后腿,这个问题是很难解决的。欧元区是个很重要的实验,说明没有统一的财政很难搞统一的货币,因为很难避免大变车的行为,这个问题是很难解决的,我认为欧债也好、美债也好,会延长比较长的时间。(记者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