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下半年至今,我国企业界、研究领域、媒体等围绕融资难、人民币升值、用工荒和生产成本提高等因素导致的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倒闭等话题,皆从各自角度喊出声音、发布观点,“一家之言”云集、碰撞,遂成“百家争鸣”局面。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大家都是希望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有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近日,就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等问题,记者采访了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管理部、信用评级与认证中心韩家平主任,以期给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供给不足是融资难主要矛盾
记者:您长期关注和研究贸易信用、金融,请问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根本症结在哪?
韩家平:从供给方面讲,目前真正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机构太少,融资成本过高。现有金融机构竞争不足、金融产品创新不够,风险管理水平不高、服务方式和效率较低等都形成了对中小企业融资供给的制约。
虽然我国民间资金相当充裕,社会融资规模也很大,但由于投资渠道狭窄,这些资金主要流入了高回报的资产领域和能源、贵金属,甚至食品的投机,近期又大量投入到高利贷,流向实体经济的比例很低。事实上,实体经济也承受不起如此高的融资成本。
金融机构数量不足、结构单一,尤其是中小型金融机构严重匮乏,是造成民间投资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从长远看也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从需求方面讲,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处在产业链的低端,技术含量不高、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低、管理不够规范、信息不透明,同时多数行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利润率低,导致其自身信用能力不足,难以获得合作方的商业信用支持,从而也加剧了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
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之道
记者:要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个问题,需从哪些方面下手?
韩家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有效增加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供给。全面落实国家已经出台的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非公经济发展,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各类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国家要放宽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支持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和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适当放宽小额贷款公司单一投资者持股比例限制。同时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提高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比重,在控制银行信贷总量的同时,适当调整信贷结构,使有限资金向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倾斜。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