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平安注资深发展200亿 监管新政助金融混业经营

2011年08月18日 19:39 来源:中广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平安注资深发展200亿元,监管新政不光是对深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很多银行都面临着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只不过深发展目前因为有平安集团这个便利,所以向大股东寻求补充资本就顺理成章了。我估计,今后这个趋势会很明显,可能会有更多的银行寻求增资扩股,如果上市融资成问题,当谈要想别的办法。8月15号银监会针对《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这个意见稿规定了分层次的资本监管要求,有报道估计,实施新的规定了,通常情况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和10.5%。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呢,工农中建交这五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当是可以达到的,就算因为业务扩张速度比较快,但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还不难。

  现在比较困难的是很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如果要求提高资本充足率,资本金又不够,该怎么办?我们以前总是说要再融资。前几轮的银行再融资,补充资本金,是动静很大,融资规模很大,对股市的冲击也很大。目前A股市场已经调整了三年多了吧,还能不能承受几千亿元的银行股增资。

  另外银行股本身其实市盈率就很低,这时候再融资是不是合适?其实最近平安增资深发展给我们一个启发。大家都知道平安集团是个混业经营的金融企业,他们有保险,有信托,之前收购了深圳市城市商业银行,现在叫平安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是平安集团这几年逐步参股控股的银行,它的资本充足率一直就不高。现在,深发展定向对平安集团增发了200亿元的股票,也就是补充了资本。这样,本身没有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资本也增加了。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其实能发现,混业经营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不是在银行这边提高了资本考核要求么,反正是自己家里的东西,只不过是把东墙拆了补西墙,盆里碗里的都是我的。

  平安集团这样的企业才是真正的混业经营,就是不论是平安保险、还是平安银行,都是一个法人,都由平安集团管理深发展其实还不能说是被平安集团完全合并了,因为只是一个控股的关系,深发展也没有退市,这就有点类似国内很多金融控股集团。

  国内确实有很多所谓的金融控股公司,号称自己也是混业经营。比如中信集团,有证券、保险、银行、信托,但是中信银行是上市公司。这就不是真正的混业经营,因为集团公司他只是一个控股的作用,真正到具体层面上,比如资金层面上,集团是不能随便动银行的资金的。但是即使是这样的,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混业,也可以解决银行的很多问题,因为大股东如果可以提供支持,那绝对给力。

  这对很多国内的中小银行来说,有这样的启示,其实如果我能引入其他保险公司、银行参股,或者跨领域经营,当然要监管机构审批,那就可以避免未来资本不足的问题,反正你考核我,我就在集团内部转移资本,银行不够了我就从其他部门补过来。

  如果平安的模式很成功,一定会有很多中小的金融机构,包括城商行和保险公司,会希望这么混业。当然,要监管部门批准。刚才我们说深发展向平安定向增资,其实也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混业经营企业内部的资本转移,平安保险和平安银行的资本转移,那才是真正混业经营内部的资本转移,我平安保险给平安银行补充资本,天经地义呀,我本身就是一个集团的。

  目前的监管架构是一行三会的架构,也就是长期以来,中国的金融行业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因为我们要求银行、证券、保险是分业经营,即使中信集团是一个集团,银行网点也不能兼做证券营业部,这都是监管政策硬性规定的。从资本监管上,银行、保险、证券都要分开,各自有各自的资金池,监管部门分别监管。为什么这么做,拿保险和银行来说,监管的目标其实是不一样的,银行监管的主要是资本充足率、贷存比等等。

  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是贷款扩张的速度太快,这样就超出了银行自有资产的承受能力。另外还有坏账准备,因为商业银行最怕的是贷款收不回来,没有钱付给储户,这是最危险的。保险公司考核的是偿付能力,就是不论是财险还是寿险,到期支付的保险金你准备好了没有。分业监管其实是个比较专业的事。

  银监会监管的东西和保监会监管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两者的规则也是不同的,银监会是巴塞尔协议,保监会的是Solvency,这是两个领域的监管。你现在出现了混业经营,其实这也不是监管部门提出来的,这是企业自己发展逐步逐步有了需求,中信和光大不用说了,他们一开始就有这样的传统,也是国务院特批的,平安集团呢,是混业经营的新秀,他们后来收购了深圳市城商行,也经过监管部门批准了。以后这样的混业经营会越来越多,五大行都有入股保险的,他们的集团化经营都有涉及投资银行和券商,还有期货。今后混业经营肯定会越来越多。

  企业都混业了,监管还是分业。就像那个笑话,我被射了一箭,外科医生帮我把箭露在外边的部分剪掉了,里边的你找内科吧。

  企业可以通过集团内部的资金转移,逃避监管规定。但是如果混业监管,监管部门的工作就变得十分复杂了。除了监管银行和监管保险公司这些单独的办法,还要有监管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他们的风险。所以我的观点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这是以前的架构,也是以前行业特点。

  但是今天,混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混业经营,分业监管其实是有问题的。混业监管对于目前的监管结构,是一个挑战,但是挑战不等于就不监管。至少对于金融控股公司,对于像平安集团这样的企业,应当有个混业监管的办法,不然按照美国和很多欧洲国家的经验,一旦出现了问题,可能就是大问题了。(《天下公司》经济之声评论员何京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