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5至20年,中国很有条件跻身世界高收入国家之列。为达此目的,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信心减弱的经济气候下。
根据今年7月世界银行集团调整后的国家分类,中国已经被列入中等收入国家。历史经验表明,只有极少数经济体实现了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的转变:拉美经济就曾陷入停滞,人均GDP增长缓慢,经历了“失落的二十年”。那么,中国能否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呢?对此,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9月5日给中外记者的回答是,未来15至20年,中国很有条件跻身世界高收入国家之列。为达此目的,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信心减弱的经济气候下。
佐利克告诉记者,他此次中国之行的主要目的是“倾听和学习,并认真工作”。“在过去30年里,中国已一再证明自己能够在为人民带来繁荣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进而促进地区和全球增长。中国的增长潜力仍然是巨大的。
我们相信世界银行可以协助中国实现智能型增长和可持续增长,避免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
据世行的定义,“中等收入陷阱”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即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据了解,中国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行合作开展了一个重点研究项目,旨在寻求协助中国明确在2030年之前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与政策抉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即许多国家都经历过的成长速度放慢的一个经济发展阶段。该项目已经取得初步研究成果,9月3日召开的“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中国的挑战与抉择”国际研讨会已对初步成果进行了评论和完善。研究报告预计于2011年年底之前完成,研究成果届时将广泛发布。
佐利克补充说:“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指出了前进之路上需要‘做什么’,而这个报告试图帮助说明的是‘怎样做’。报告将探讨中国可以采取哪些实际步骤从过度依赖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转向更多依靠内需和投资。”
在回答记者有关未来10至20年中国面临哪些潜在风险和脆弱性因素的提问时,佐利克表示,10年前他帮助中国完成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这是时任中国领导人实现中国经济转型的大战略的一部分。这个战略非常成功。但是,很难想象未来10年中国还能依靠以出口、投资为导向的增长模式。这是因为,如果中国继续目前的增长轨道,采用市场价格计算,到2030年其经济规模就会相当于15个今天的韩国。而且,如果发达国家不能很好地实现经济复苏,中国面临的挑战将更加明显。因此,中国需要实现国内经济的再平衡,更多地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据佐利克介绍,报告涉及到一系列课题,包括中国怎样才能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包括自然资源如何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定价;怎样促进开放式创新,使中国高附加值的生产与全球市场更加紧密地结合;怎样为公民提供均等的机会和社会保障,政府应进一步弱化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在提供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怎样建立更加现代化的财政体制,使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与其财政收入水平相匹配;怎样成为国际体系中的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
佐利克称,过去几年与中国的讨论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尽管中国面临着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的需求,但中国领导人仍非常关注一些根本性的经济结构问题。鉴于过去中国太成功,应对这些挑战显得尤为艰巨。在这种情况下,说服人们作出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还表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一直在带头提出,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进行结构转型。与中国类似,欧美日也面临着增长的挑战。这些国家要想摆脱目前面临的困境,就必须着手解决根本性的增长问题。“当前是各国思考未来的关键时刻,应思考如何应对当前面临的问题。”
佐利克重申,世行可以与中国分享其在全球积累的相关经验,包括怎样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怎样进一步提高生产率、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等。鉴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他表示,帮助中国实现经济结构改革,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其他国家。记者 袁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