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7月,国华人寿沪上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6.9亿元,市场份额跻身沪上前8。分红险是国华人寿主打险种,内部占比高达98.6%,在工行渠道销售的 “华润年年”是其代表产品。
“华润年年”的5年保底收益12.12%,虽然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但据工行网点理财人员介绍:“这产品卖得相当不错,在通胀的背景下,满足了客户短期保本的心态。 ”
其 “卖点”在于:该款产品投保满2年就能实现保本,而且退保收益也达到4.37%。
记者进入国华人寿官网银保产品专栏,详细了解 “华润年年”的保险责任以及收益演示。
“华润年年”分红险具有5大保险责任,除了疾病身故和全残保险金、意外身故和全残保险金、交通工具意外身故和全残保险金3类保障内容外,涉及收益的有2类,分别为——生存保险金:被保险人生存至第2、第3和第4个保单周年日,分别按所缴保费的4.5%、 2.25%、 2.25%给付生存保险金。满期生存保险金:被保险人于保险期满时仍生存,按基本保额给付满期生存保险金,合同终止。
今年以来,沪上银保渠道保费增速放缓,除了银保取消驻点销售之外,银保产品的收益竞争力下降被认为是业绩滑坡的主要原因。央行数次加息, 1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5%, 5年期存款利率达到5.5%,而分红险依旧受制于2.5%的预定利率。对于中小寿险公司而言,如果在产品设计上找一些讨巧的 “卖点”,对于促进销售无疑很有裨益。
相比于同类分红险产品逐年递增的生存金返还模式,“华润年年”逐年递减的生存金返还颇为另类。在第2个保单年度末,退保收益将包含4.5%的生存金返还,因此可以实现保本。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一款5年期短期产品而言,单就“华润年年”每年的生存金返还比例来看,在沪上同类产品中还是比较高的。而且,该产品投入2年后,退保收益就高于本金,在销售话术上很能迎合部分客户短期投资的心态。
实际上,国华人寿已不是第一次销售这样 “另类”的产品。 2008年末,国华人寿推出 “华瑞丰年”万能险,在保单满2年后支取,可获得最高9.55%的固定回报,另外还有一定的保单分红,还可进行保单质押贷款,贷款金额最高为现金价值的80%。
在过去的5年间,上海寿险市场上这样的 “另类”产品已颇多见:人保健康 “常无忧”万能险、正德人寿 “龙盛”万能险、人保寿险 “鑫荣年金”万能险等,这些险种的热销都在短时期内迅速提升了公司的保费规模。但是,正如上海保监局寿险处相关人士所表示的,银保渠道相继热销的各类保险产品,包括以健康险、财产险等面目出现的各类短期理财产品,其一个共同特点,就是 “重投资,轻保障”,其中当期承诺收益已经背离保险资金的实际投资收益,这样的现象值得行业警惕。
国华人寿和人保健康、正德人寿、人保寿险等公司一样,都属于新成立不久的中小寿险,且股东多是民营企业,对于保费规模的渴求程度非常迫切。在代理人建设耗费时日的背景下,利用银保渠道快速扩大保费规模成为中小寿险的首要选择。而在产品设计上 “出挑”一些,成为这些中小寿险弥补品牌知名度和后续服务短板的 “捷径”。
不过,有专家指出,这种产品策略的隐患在于,由于是单腿走路的产品,牺牲承保利润,希望通过大量规模保费的集聚,通过投资取得超额投资收益。但是这种产品所承诺的高收益,与保险资金实际投资收益会有风险。
有专家指出,国华人寿董事长刘益谦擅于资本运作,采取这样的产品策略,即谋求短期的现金流换取最大的投资收益,也是合乎情理之举。不过,据天茂集团中报披露,其投资的国华人寿今年上半年亏损1.8亿元,为股东带来的净损益为负1141万元。在本就经营亏损的前提下,这样的险种策略颇有 “带着镣铐跳舞”的感觉。(纪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