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意大利政府主动要求中国“大量”购入意大利国债后,IMF总裁拉加德也对中国等新兴国家发出呼吁,要求后者“不止购买德国等良性国债”,也购买“面临债务危机国家”——即意大利等国的国债。而新兴国家似乎也并非无动于衷,中国温家宝总理在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愿意加大对欧洲投资”,而巴西财长曼特加则放风表示,金砖五国将在9月24日IMF峰会前在华盛顿聚会,讨论“为欧元区渡过难关做些什么”,欧洲方面更有消息称,这意味着金砖五国将联手大举购入意大利等国国债,而“聚会”的具体时间则是9月22日。
“金砖铺路”的消息让持续阴跌的欧美股指、尤其金融股绝地反弹,也让全球金融圈议论纷纷:“金砖”真的能当意大利的垫脚砖么?
意大利国债总额高达1.9万亿欧元,已达GDP总额近120%,是欧元区建议上限的两倍,危机程度仅次于希腊,且构成极不合理,本国持有率约50%,其余50%中,欧洲持有者又占绝大多数,当整个欧元区陷入集体债务危机时,新的国债便推销无门,9月13日最新一期推出的65亿欧元5年期国债,利率已高达5.6%,而7月时仅有5%,按照这样的上升速率,利率很快将令意大利财政部无法承受。
问题在于,如此庞大的债务,意大利政府至今拿不出有说服力的偿还办法。如果说美国是“只要愿意还总还得起”,意大利却是“既还不起,也不愿认真还”,经济的萎缩加上欧元区固有的问题,让该国拿不出有效的振兴经济对策,而政府的弱势和政治斗争的白热化,则让意大利官方政策和口径朝令夕改,各种预算方案不断被推出、修改、取消,而这些方案恰是意大利紧缩开支、削减赤字所必须的,开支无法紧缩,赤字不能缩减,谈何“欠债还钱”、又拿什么来还呢?
正因如此,8月还出手相助的欧元区内部,如今不愿、也无力继续注资,并对IMF的持续注资计划持消极态度。而IMF总裁拉加德虽然主张积极注资,却两手空空拿不出钱来,只得先游说欧元区“内部挖钱”,继而把希望寄托在“金砖”身上。
然而“金砖”毕竟不是金子做的,即便是,钱也不是那么容易给的。
尽管中国作出了积极姿态,但毕竟不会随便乱花钱,去年9月西班牙首相也曾像今天意大利这般向中国求援,结果只换来4亿欧元的购买量,不到西班牙人所希望数字的零头;希腊曾打算兜售给中国250亿欧元国债,但最终不了了之。正如一些金融分析家所言,虽然中国外汇储备多达3.2万亿美元,但投资原则被定位在“安全、流动性好和高回报”,欧洲“垃圾债务国家”的债券显然不会比美国或德国国债更符合这些要求。
中投公司虽然管理着4000多亿美元资产,但用于投资主权债券的仅190亿美元,显然不可能对意大利的“债务之山”有多大撼动力,而更大规模的投入则绝非中投公司甚至外管局所能决策,正如一些欧洲专家所分析的——如果中国兴趣浓厚,和意大利方面接触的,就绝不会仅限于外管局系统官员。
中国不会,其它“金砖”国家也不会。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远低于中国,更不敢过于冒险,拥有3500亿美元外储的巴西曾扬言要为旧宗主国葡萄牙抒困,但最终不过雷声大、雨点小,此次“聚会”上“干货”只怕有限。
事实上,欧元区各国,包括主动“喊话”的意大利,本身诚意也有限。带头向中国求助的意大利财长特雷蒙蒂去年曾公开表示,反对中国主权基金大规模购买欧洲国债和资产,理由是这样会助长中国等新兴国家的“金融逆向殖民化”,而在欧元区范畴,一些政客和金融家公开谈论称,渲染中国和其它“金砖”会大举入市,一方面是“动动嘴皮子”,指望不花什么代价就能刺激一下股市表现,另一方面,希望欧元区国家自己“知耻而后勇”,出于对“中国人将买走欧洲所有值钱货”的恐惧从而慷慨解囊,来个轰轰烈烈的“购债救欧洲”。事实上,他们也的确这样做过。不久前西班牙政府公开称,中国主权基金将购买90亿欧元西班牙国债,结果在后者明确否认后不得不声明收回。
中国或其它“金砖”当然不会如拉加德憧憬的那样,把德国优质债券留给欧洲人自己,把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意大利债券搬回自家。“金砖”希望购买更多优质、有保障的资产,希望得到投资安全承诺,更希望换回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如中国就暗示,希望在承认中国完全市场地位方面获得让步),但如前所述,在这些方面,意大利也好,欧元区也好,是绝不会那么痛快的。
诚意和信任总是相互的,欧元区和意大利对“金砖”的请求三心二意、皮里阳秋,自难获得后者完全的信任和投入,更何况,积重难返的欧元区不啻“无底洞”,也不是几块“金砖”就能填平了的——至今仍舍不得高福利高公共开支的“老欧洲”们,该学学怎么勒紧自家裤腰带了。
(特约评论员 陶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