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金价急“跳水” 短线投资保守为妙

2011年09月28日 13:4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周五,国际黄金白银期货暴跌,不少投资者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近两天记者在市区部分金饰品商铺看到,尽管商家降价促销,但不少投资者对黄金暴涨暴跌仍心有余悸,纷纷表示短期将以观望为主。

  美联储缩紧货币政策致金价下跌?

  上周,美国纽商所交投最活跃的黄金期货12月合约突然暴跌101.9美元/盎司,收于1639.8美元/盎司,创下今年8月1日以来的收盘价新低,跌幅为5.9%,而黄金期货价格一周累计下跌9.6%,创下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大周跌幅。巧合的是,12月份交货的白银期货价格下跌6.477美元/盎司,收于30.10美元/盎司,跌幅为17.7%。据统计,银价23日已经创下自1984年以来的最惨重单日暴跌。

  为何金价波动越来越难以捉摸?在清远,黄金投资者担心未来几个月还有“过山车”的风险,纷纷按兵不动。据工商银行清远分行的理财专家称,黄金价格波动总体来说受到黄金生产成本、供求关系、宏观经济因素、国际形势和地缘政治等多方因素影响,而这些因素则让黄金投资的敏感度更高。

  据国内媒体报道,上周三,被寄予厚望的美联储“QE3计划”(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并没有推出,取而代之的是4000亿美元的“扭转操作”,即美联储选择将4000亿美元的短期美国国债,转换为长期国债,以降低美国长期借债成本。

  对于“扭转操作”,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美联储收缩货币政策的一个表现,因为如果直接推行“QE3计划”可能会引发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而“扭转操作”则避免了这个危机,客观上支持了美元走势。此前黄金期货价格已处于历史高位,而黄金走势与美元走势负相关,“扭转操作”让美元走强,直接造成黄金下跌。

  金饰价格一周跌13元/克

  国际金价的走低也“牵连”了金饰价格。近日,记者在赢之城和城市广场附近几家经营金银饰品的商铺看到,8月底的千足金饰品一直高居450元/克,而这几天却降到427元/克,“现在国际上黄金期货的走势像过山车一样,前段时间还有银行的工作人员给我电话说现在的黄金值钱,一路向上,到了上星期,整个国际的黄金市场就来个暴跌,国内黄金现货价也跟着走,拿不准,我还是再看看。”在赢之城周大福金铺内选购黄金饰品的黄先生对记者说道。

  记者发现,在金价暴跌之后,大部分清远的投资者并不着急抄底,均抱着再看看行情走势的心态。

  “上周千足金饰品价格都是440元/克,8月份的时候更是涨到485元/克,但今天中午就降到427元/克了,金条也降到419元/克。”连江路周大福金饰品铺的销售人员说道。

  在中国黄金铺,目前的金饰品降到了427元/克,而半个月前最高飙升至480元/克。金条也降到了415元/克。由于国庆假期临近,购买黄金饰品的消费者也有所增加。

  “买金饰品主要还是需求,并不是投资,所以也不会追市去买。”打算明年1月1日结婚的小王带着女友在挑选金项链,在保险公司工作的小王笑称,并不是看中金价的走势才购买,而是想在结婚前送女友一份带“金”的礼物才购买的。对于现在的金价走势,小王更多是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之前已经看中了这条项链,就是觉得太贵了,想着到国庆期间会打折或有优惠,所以才拖到现在买,没想到这时候金价跌了一点,歪打正着。”

  据一金饰品铺的销售人员称,元旦、五一、国庆和春节都是金饰品销售的旺季,这时候通常会有折扣或优惠活动,但还得结合金价的国际走势来决定打折的力度。这种奢侈品并不像其他消费品一样能够薄利多销。因此市民在购买的时候也是比较理性的。

  专家建议短线投资观望为主

  黄金还能不能买?对于这个问题,国内不少专家意见不一。有市场人士认为,黄金牛市似乎已经告一段落,从近期来看,黄金避险需求不复存在,即使面临着对经济增长的担忧,投资者也没兴趣买入黄金。在黄金价格趋于稳定之前,特别是欧债危机得到有效解决之前,投资者还是离场观望为好。

  但也有不少人对于黄金后市依然看好,《货币战争》的财经作家宋鸿兵就乐观地认为,美元的反弹是暂时的,断定黄金牛市到头这种判断是缺乏历史纵深的表现,“2008年9月黄金从1030美元跌到了680美元,白银从19美元直破9美元。结果金银分别大幅超过了危机前的价位。”宋鸿兵称,每一次大幅回调都是风险的释放,是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的机会。

  另外,国内部分投资者以购买实物黄金和纸黄金为主,处在多头看涨的位置上,金价上涨让投资者对后市信心十足。

  对于个人投资者,专家提醒,金价长期趋势并不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鉴于目前行情方向性并不明朗,黄金短线投资者应暂时观望,中期投资者控制持仓风险,而长期投资者则需耐心等待真正探底完成后介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