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些企业主能够从正规融资渠道获得流动资金,而不用去借高利贷;如果国内数量庞大的民营企业能够得到与其对经济与就业贡献相称的政策的公平对待。试想,有多少民营企业主会放下自己辛辛苦苦多年打下的“江山”不管,并情愿落入被债主追债甚至不得不“跑路”的境地。
吃得苦,受得累,信誉好,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温州商人打下的金字招牌。然而,随着近期温州几十位昔日富商老板资金链断裂后“跑路”,使得温州商人以及当地经济状况备受拷问。多位温州商界人士感叹温州商人的可贵品质正在淡去,投机逐取暴利使得温州商人偏离了发家时的实体经济,转而投资房地产等暴利行业,并且有一些还渐渐沾上赌博等恶习。温州中小企业联合会会长表示,大部分温州企业主依旧保持创业激情,但一些“跑路”老板却迷恋虚拟资本游戏,倚重高息的民间借贷,押宝房地产,最终只能饮鸩止渴,作茧自缚。
对此,可以肯定,一些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的温州老板,无疑是一种企业主缺乏敢于担当、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具体表现,同时也与社会对企业家的要求相距实在太远。不过同时笔者也认为,我们也不能因为“跑路”老板的缺点,而忽视其中有关的制度性成因。
首先就市场制度公平角度讲,众所周知,包括温州民营经济在内的国内民营企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其对国内经济与就业的贡献已达总量的50%,可以说已占半壁河山。然而与此同时相对国企,民营经济在行业准入、政策待遇、银行贷款等诸多方面,至今还受到了种种可见而不可得的“玻璃门”阻碍。想如此的事实早可说是已举不胜举,否则,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非公36条”政策也应该不会有“新”“旧”之分了。在此具体就以温州老板的“跑路”现象来说,不难想象,如果这些企业主能够从正规融资渠道获得流动资金,而不用去借高利贷;如果国内数量庞大的民营企业能够得到与其对经济与就业贡献相称的政策的公平对待。试想,有多少民营企业主会放下自己辛辛苦苦多年打下的“江山”不管,并情愿落入被债主追债甚至不得不“跑路”的境地。所以就此而言,在承认温州“跑路”老板固然有其个人经营不善的同时,承认现有制度本身所有的缺陷,并进而对此进行必要反省,显然是相关市场政策制定部门不能回避的重要市场命题。
还有就市场制度与投资关系讲,同样众所周知的是,评价一个市场是否具备公平环境,很大程度就是要看相关的市场主体,是否能够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公平的市场竞争。而行业禁入、政策差别,乃至银行贷款的区别对待,结果不仅会影响市场竞争公平性,更重要还会扭曲市场本身资源配置机制,并最终会使社会经济形成“病态”。就此同样还以温州老板“跑路”来说,由资本的逐利天性决定,当民营企业在一定制度环境中,经济不仅有种种政策性限制,并利润预期远不能与虚拟经济相比,试想,包括温州企业老板在内的所有商人会作出什么样的投资选择?无疑,结论显然是不言自明的。而且,当这样投资选择还与相关制度缺陷有关,并甚至还可说是受到其某种“逼迫”性影响时,那在指责“跑路”老板同时,制度性反思或许还更为迫切,更加重要。
所以,面对当前温州一些民营企业主“跑路”现象,笔者真想说的是,在批评相关企业主缺乏担当的同时,反思其中所有的制度性成因或许同样不可或缺。(周义兴)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