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欧债危机爆发至今,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普和惠誉陆续调降欧盟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此外降级之手还伸向了欧盟的金融机构。有分析指出,评级机构的信用垄断不仅加剧了全球信用资源在债权国与债务国之间分配的极度失衡,也成为一次又一次危机中的“隐性推手”。此外,有报告指出三大评级巨头已垄断全球95%的评级业务,后果是全球“债资源”的失衡。究竟三大评级机构霸权地位缘何难以撼动?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评级行业的版图是否需要重划?中国目前的评级业是个什么状况?本网收集相关资料为网友梳理。
欧债危机尚未解决 三大评级机构轮番调降评级 法国面临压力
欧债危机尚未解决,国际三大评级机构轮番对欧盟国家信用评级以及金融机构进行评级的调降,10月7日,惠誉宣布,鉴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加剧,调降意大利及西班牙主权评级,评级展望均为负面。 10月13日,标普宣布,将西班牙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一级,由“AA”下调至“AA-”,评级展望为负面。金融机构方面,10月7日,标普宣布将德克夏银行评级自“A”下调至“A-”。 10月7日,穆迪对9家葡萄牙银行的高级债务与存款评级下调一至两个等级,并将其中6家银行的独立评级下调一或两级。此外,穆迪还一口气下调了12家英国金融机构的评级。10月11日,标普宣布下调西班牙10家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
此外,最新消息显示,穆迪警告,由于债务衡量标准下滑及欧债危机可能增添债务负担,法国AAA顶级债信评级面临调降压力。穆迪表示可能会在三个月内将法国的信贷评级展望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内。
充满质疑的“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危机中推波助澜?谁来给他们评级?
有分析表示,从某种程度而言,信用资本的力量早已超越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成为全球资本定价中心。评级机构的信用垄断不仅加剧了全球信用资源在债权国与债务国之间分配的极度失衡,也成为一次又一次危机中那个隐性推手。如果说最近的欧美债务危机还有赢家的话,那么三大评级机构绝对是当之无愧——他们的一颦一笑就能轻易调动投资者的情绪、引起股市债市的动荡。
三大评级机构头顶上的光环近年来曾多次面临诚信危机。不久前,惠誉公司频繁下调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信用评级,就引来一片“喝倒彩”。以希腊为例,自从希腊被爆无钱还债之后,三大机构一直对其“穷追猛打”,将其主权信用评级降到最低。而实际上,早在希腊加入欧元区之前就已经债台高筑,当时为什么没有人预警欧盟不要轻易让其加入呢?
人们一直在不断地发问,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是客观公正的评判者,还是风险麻烦的制造者?事实上,在当前全球金融乱局中,评级机构再次扮演推波助澜者的角色。一边是欧洲国家频频救火,另一边是信用评级煽风点火。美国信用资本的绝对垄断,不仅让欧洲在与美国债务资源争夺战中败下阵来,也让债权国在美国债务黑洞中越陷越深。
据悉,2006年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首次确立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权力。但有意思的是,这一法案既未对这些机构的具体评级模式和收费形式加以限制,也没有明确对评级结果的问责机制,反而规定了该委员会不得干涉NRSRO评级方法、指标以及评级程序的科学、合理性等重要方面。这样的“监管”漏洞重重。这也是为什么评级机构能“无法无天”的重要原因。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