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现象充分折射出中国的金融压抑,金融改革不到位,目前金融机构的设置方面卡口太多。中国不缺钱,有那么多钱放高利贷说明钱很多,但是有那么多企业得不到钱,说明钱没有真正进入到实体企业中去。
在昨天的论坛间隙,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接受了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部分媒体采访。对于当下的温州企业债务危机,吴晓灵表示,温州现象充分折射出中国的金融压抑,金融改革不到位,目前金融机构的设置方面卡口太多。
温州现象折射出金融压抑
记者:对于近期的温州企业债务危机你怎么看?
吴晓灵:温州现象充分折射出中国的金融压抑,金融改革不到位,目前金融机构的设置方面卡口太多。中国不缺钱,有那么多钱放高利贷说明钱很多,但是有那么多企业得不到钱,说明钱没有真正进入到实体企业中去。一个小企业但凡借了高利贷基本上就等于抽上了鸦片,是引鸩止渴,但是他无奈,如果有正规的渠道不会去借高利贷,说明现在给小企业的渠道太少了,小额贷款公司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渠道。
记者:温州的信贷危机是不是经济放缓、信贷紧缩的结果?
吴晓灵: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2009年9.6万亿,2010年10万多亿,今年按照7.5万亿来进行控制,银根少吗?资本到处游荡。中国不缺钱,但缺少一种机制,将这些钱引到实业中来。应该把我们巨量的资金引入到实业中来,为实业家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不可能通过放松银根来解决,只能加大改革的力度,尤其是金融业的改革力度。中国需要打通投资和融资的渠道,把有钱人的钱引导到需要钱的人那去。
关心穷人就应放小贷公司一马
记者:如何看国务院近期出台的扶植小微企业“国九条”?
吴晓灵:所有政策都必须聚焦小微企业,之前中小企业定的标准太高,98%的企业都可以获得优惠,事实上很多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都被中型企业享受了。此次国务院出台的“国九条”对准小微企业很好。
中国的信贷市场必须分层定位经营。大银行应该去国际市场竞争,中小金融机构为社区服务,其他覆盖不了的地方则由小额信贷机构等贷款零售商来做。
记者:高利率和高风险一直是民间借贷备受争议的问题,实际情况如何?
吴晓灵:一笔1000万的贷款,贷给一家企业和贷给几十家小微企业,一个企业倒闭的可能性和几百家几千家企业同时倒闭的可能性谁大?对于小微企业和贫困人来说,是否能获得资金比资金价格更加重要。
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平均利率18%-20%,真正达到基准利率4倍顶线(24%)的不多。对小额贷款公司要容忍失败,从改革开放到现在,银行几万亿的不良资产被剥离,城市信用社倒闭了好几百家,信托投资公司关闭了100多家,证券公司也关闭了好几十家,为什么正规的金融机构可以失败,小贷公司这样一个新的事物不能失败?这里是态度问题,如果真正关心穷人,就应该在市场创新上放小贷公司一马。
人人贷最大风险在于变相揽储
记者:目前民间人人贷模式兴起,建立一个平台吸引放贷者和贷款者,你怎么看这种创新的小额贷款模式?
吴晓灵:人人贷模式最大的风险在于会不会吸收存款,人人贷模式很难保证不变相吸收存款。人人贷是通过平台来撮合放款人和借款人,但是要短时间内完全配对很难。会出现一种情况,出借人出借了一次之后觉得这个利率不错,还想继续放贷,会先把钱继续放在平台,等有了客户再继续放贷。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做到干净,这样就变相吸收存款。金融风险不怕别的,就怕玩小客户的钱,监管当局就是要保护小存款人小投资人的利益。本报记者 苏曼丽
- 相关
“没财富积累GDP没意义”
本报讯 (记者苏曼丽)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前3季度GDP同比增长9.4%,CPI增长5.7%。CPI增速放缓,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引来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对此,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昨天表示,现在货币政策既不应收紧也不应放松,应该稳定。放松银根结果是加剧通货膨胀。
吴晓灵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大概率事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即使再放缓一些到8%,也是全球第一,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GDP上,没有财富的积累GDP是没有意义的。
她认为,美国遇到主权债务问题,欧盟遇到主权债务兑付问题,全球进入了信用货币时代后,经济结构的扭曲和财经纪律松懈,导致诸多矛盾集中爆发。要解决全球的经济问题,决不是出台一两个刺激政策就可以解决的,中国和国际都需要改革。中国要想改变目前的经济模式,不进行国民收入分配的改革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