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倒闭,老板跑路——温州正处于民间借贷危机的风暴之中。这场风暴自今年上半年开始。发展至一个标志性阶段,则是9月20日胡福林“跑路”。
温州最大的眼镜生产商之一的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9月赴美,被传欠债20亿元,其中民间借贷12亿。胡福林“跑路”后,温州借贷危机被广泛关注。
10月10日,胡福林返回温州。随后,温州政府部门介入,帮助温州这家招牌眼镜企业重组。
记者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借贷渠道太少,出现资金困难时,高利贷会成为救命稻草。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指出,温州现象说明中国金融改革不到位。针对危机,当地政府出台了一揽子措施。日前还出台了金融改革创新行动方案,内容包括深化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等。
10月11日,温州商人李强坐在火锅店中,四部手机一字排开,铃声此起彼伏。
他平均10分钟接一个电话。时而怒骂“什么?一百万,你欠我六百万!”时而恳求,“现在真没钱,再给三个月,肯定给你。”
他是这天早上从上海赶回的温州,“去避了几天风头,担保公司的人要抓我”。
李强是做建筑生意起家的,正常光景,每年能赚几百万元。目前,他身背三四千万的债务。其中两千多万是高利贷的本金,一千多万利息。“利息还在以每个月几十万的速度增长。”
他的债主包括公务员、银行职员、民间担保公司等等。
类似李强这样数量众多的温州中小企业主,正在经历着生死考验。李强说,如果当时能够从银行或正规机构贷到款,就不会去借高利贷。
眼看着日子走向岁末,李强不知道如何才能闯过“年关”。
“救命”的地下钱庄
李强第一次去寄售行,看到对方是一张桌子几张椅子,几个工作人员,他比较容易地贷了60万
上世纪80年代,李强进入建筑行业。那时候建一栋房子成本10多万块。“那时业主会准时交付款项。”
李强称以前几乎没接触过民间借贷。2008年底,他承建一个工厂厂房。厂里不付工程款,出现了250万资金缺口。“为了接到这个工程,我曾承诺过垫付这一阶段的建筑款。但是,我拿不出这笔钱。”
工厂提出一个办法,厂长找担保公司借钱给李强。当年6月份,第一笔贷款150万,9月份第二笔100万。利息都是三分半,期限三个月。这笔贷款缓解了资金问题,工程得以继续。李强想,年底与工厂结清工程进度款时,便可还钱。
结款时,工程完成95%,厂里欠着他900多万没结。
此时,工人和材料供应商找他催款。材料商两次把他堵在高速公路上,工人则三三两两抱着被子睡在他家中。李强带着房产证去银行抵押贷款。“但银行说集体产权不能贷款。我当时又没成立公司,去小额贷款公司也贷不下钱来。”
这个时候,他找了地下钱庄。
媒体将温州称为借贷之城,其民间借贷之风由来已久。在温州买一份报纸,分类信息版满是借贷广告。
“没有地下钱庄这样的民间借贷业务,就没有温州民营经济的今天。”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温州30多万家民营企业,其启动发展资金很多来自地下钱庄。尤其是在银根紧缩之时,地下钱庄就是中小企业找资金的“救命稻草”。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2011年7月21日发布《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民间借贷的市场规模是1100亿,民间借贷利率也处于阶段性高位,年综合利率水平为24.4%。
周德文甚至认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有1500亿。
在高利率高回报的驱使下,一些担保公司、典当行、寄售行甚至小额贷款公司等成为“地下钱庄”。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温州的融资性中介机构数量达1879家,包括186家担保公司、1088家投资(咨询)公司等。
据《浙商》报道,温州地区所有正规担保公司的资金流量还不足地下钱庄资金流量的1%。
李强还记得第一次去寄售行借钱的经过。一张桌子,几张椅子,几个工作人员。他比较容易地贷了60万。抵押了一辆车,四分利息。
他说那里不像银行那么手续严格,在地下钱庄里,各种手续相对灵活,“甚至凭信誉和关系也能借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