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政策面出现了松动。财政部最近在沪浙粤深四地推进地方债试点;银监会表示下一阶段将重点推进存量平台贷款的风险缓释和整改增信。缓释的重点举措是,对此前要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到期的贷款本息不得展期和贷新还旧”的禁令终于“松口”。对原有期限安排不合理的贷款,在其满足抵押担保模式、合同补证到位等条件以后,根据现金流与还本付息的实际匹配情况,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还款期限或展期一次。这些政策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地方政府濒临违约的窘境。
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并不等于自主发债,因为投资者难以从并不详细的政府预算中预测该省的未来收入、支出是否合理。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信用状况如何?对借款人的约束、监督在哪里?如何避免出现“中央财政兜底”情况的发生?目前的试点政策都不能解答这些问题。中央对发债主体、规模、定价等均加以严格控制,对地方自行发债试点的态度可谓十分谨慎,要大面积推广,恐怕不合实际。因此四地地方债发行试点其实还是依靠中央政府信用,不是依靠市场约束,跟银行信贷其实本质上没有两样。
中央银行一直想为地方政府债务建立一个市场化的融资机制,即市政债。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多个场合不断释放信息,要为地方公共投资的融资机制“开前门,关后门”。具体来讲,就是要彻底改变当前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主体、以土地储备作为抵押支持、以银行信贷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构建以市政债券市场为基础的多元化的地方政府公共资本融资模式。
作为中国宏观金融的管理者急切地希望为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找一个对冲安排,不能把风险全压在国有银行的身上,因为这样最终会在软预算约束的框架下全部转为中央银行承担最后贷款人角色。
解决今天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存量问题,技术上不存在太多难题。不管什么方案,经过讨论最后逻辑上都会趋于一致,即用中央政府信用去替代地方政府信用。这跟目前西方国家的处理债务的方式没有本质区别,西方的高杠杆是建立在私人,而中国的高杠杆是建立在地方政府,如是而已。
目前讨论最多的还是,用政策性机构发长期金融债(30年)作为收购资金,将散落在各商业银行的部分偿付能力比较弱的地方债务赎买过来。
这个方式实际上十年前用过一次。当时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了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最后财务重组总花费大致相当2004年中国经济总量的22.3%(IMF的报告)。当时这样做至少可以避免国有银行成为“僵尸银行”,但由于机制体制层面停滞不前,随后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根本问题并未触及,一旦突发事件冲击,同样的行为不可避免。特别是2009年后,地方债务突然从2万亿猛增至十几万亿。
过去一年多时间,处理地方债的方式是银行与地方政府博弈。地方的存量债务大多是3-5年的,而按照经济规律,基础设施项目回报期多在5-10年后。现在又杜绝“借新还旧”,银行逼得很紧,地方政府财政短期内被压得很紧。土地市场一旦转弱,会出现大面积逾期,银行信用再收缩,资产价格若出现硬着陆路径,宏观经济容易出现大波动。
现在中央政府信用出现,等于将债务清偿的过程大幅延长(用30年期的债务去替代3-5年的短债),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是起到纠正债务与项目回报期限严重错配的状态,在未来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中去慢慢消化过去的负担。
这样处理使得宏观政策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设计一个经济软着陆的组合。同时,避免宏观经济大的波动的发生,与未来要确立的宏观审慎逆周期监管的宏观政策框架也是相符的。
中央政府信用出手把一部分地方政府债务顶过来,集中处置的损失或远低于分散处置。该停掉的、该下马的项目,能够在宏观上做一个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