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峰会10月27日通过了包括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扩容、私营部门债权人减记希腊50%债务、提高欧洲银行业核心资本金比率在内的一揽子危机解决方案。受此影响,全球股市最近大幅反弹。问题的关键是,本轮峰会带来的礼物真的能够解决欧债危机吗?
欧债危机根源在哪
欧债问题的根源,是欧洲经济衰退不可避免。欧元区经济一体化框架的内在缺陷、欧元区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人口老龄化,以及无法支撑高福利的欧洲经济面临结构性的下滑等因素,都在促发着危机的发生。
与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对比,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源,是来自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而新经济增长模式仍未出现。按照熊彼特理论,经济危机才是逼迫企业创新的根本动力,如果没有压力,企业就没有意愿进行破坏性创新。
首先,欧元区经济一体化框架存在内在缺陷。虽然欧元区有统一的央行和货币政策,但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这限制了成员国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政策。由于失去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在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框架的情况下,各成员国只能依靠财政政策来发展经济。这种先天不足的制度架构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其次,欧元区成员国经济发展亦不平衡。欧盟经济主要是依靠德国和法国,而欧猪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的国内经济疲软,又没有主导的支柱产业,在整个欧盟经济中处于边缘地位。由于不能通过货币贬值来拉动疲软的经济,欧猪五国只有通过财政政策来刺激就业和经济增长,但也带来了债务问题。目前,欧猪五国经济增长相对于德国和法国更加低迷,同时还面临着更高的失业率。2001到2010年德法占欧洲27国的GDP比重由37.64%上升到46.86%,欧元区有点“强国恒强,弱国愈弱”的味道。可以说德法是欧元区制度的受益者。
同时,低迷的经济无法支撑高福利。由于欧洲国家内在的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导致长期结构性的低增长、高失业。与此同时,长期的高福利致使财政负担维持在高位,经济增长乏力与社会福利居高不下,将是欧洲国家长期要面对的难题。
新方案难以解决危机
本次达成的协议主要有三种方式来解决欧债危机:第一,银行业对希腊国债进行50%的资产减记,这实在是无奈之举,对股东而言亦是重大损失,但并非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后两种措施:一是引入“特殊目的工具”(SPV),发售欧债债券;二是通过20%的有限担保,再次发债。这真的能解决欧债债务的根源问题吗?
我们的分析结论是,很难一次性解决问题,甚至会出现新的风险。欧债问题的根源是经济衰退与过度借贷问题。通过EFSF或SPV进一步增强杠杆,只会转嫁金融风险,并没有真正解决风险的源头问题。换句话说,通过货币增发,只会延后危机,不能真正解决危机。
欧元货币迟早要继续大幅贬值。如果欧洲央行需要注入资金购买问题国主权债的话,意味着欧洲央行将大幅投放货币,这如同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效果一样。当欧元在欧元区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反而不断增发货币,最终的结果将引发新一轮全球通胀。
与美国CDO、CMO等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手法对比,欧债危机的解决方案简直如出一辙——都是将资产证券化,然后通过第三方机构的担保重新发售给普通投资者。20%的有限担保是否值得投资者冒险参与高风险债券呢?曾经参与过次贷投机的全球金融机构和主权机构,是否愿意重新参与这个庞氏骗局呢,谁将成为新的雷曼兄弟?投资者这一次还会这么傻吗?
同时,由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提供发债的担保也可能将欧洲央行本身拉下水,偏离政策独立,并陷入信用危机。